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秦始皇为统一岭南开凿的灵渠;东汉政府治理黄河水害上有显著的成效;唐朝设置了专门管理水利的机关;明太祖时,兴修塘堰近五万处。这反映
A.从秦以后,兴修水利工程已制度化
B.兴修水利工程是历代朝廷的重要职能
C.兴修水利工程促进全国统一的作用
D.兴修水利工程是为了满足统治者私欲
2 . 汉代的犁是长直辕犁,不够灵活,起土费力,效率不高;唐代初期出现了长曲辕犁,后期又出现了富有机动性,便于深耕,且轻巧柔便的江东犁。汉唐以来铁犁的改进
A.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B.抑制了冶铁业的发展
C.运用了科学实验的成果D.促进了小农经济的产生
3 . 温州市藤桥镇屿儿山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处小型墓地和聚落遗址,成功入选2019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下列遗存不可能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的是
A.直径六厘米的陶纺轮B.“深淘滩,低作堰”石刻
C.短柄长刃的青铜刀D.人工割裂的半个蚕茧
2020-09-29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台州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练历史试题
4 . 古代中国一水利工程设计精巧,它的精华部分曾被设计为邮票(见如图)。其中,形如犁铧的砌石坝——铧嘴“把海洋河水劈分为二,一由南渠而合于漓,一由北渠而归于湘”。由此可知,这一水利工程为
A.井渠B.灵渠C.郑国渠D.都江堰
5 . 有古诗云:“山田久欲坼,秋至尚求雨。妇女喜秋凉,踏车多笑语。”材料中的“车”是指
A.B.
C.D.
2021-10-20更新 | 59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云峰联盟2022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下图是西周康侯斧及铭文拓片,“康侯”指周武王的弟弟姬封。该实物史料可以用来研究西周(     

①金属冶炼技术的进步②宗法制、分封制的推行③农业生产工具的制作④早期文字的产生与成熟
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华阳国志》载:“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河渠书》载:“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以上史籍记载的两大水利工程
A.皆位于灌溉发达的关中地区
B.都是春秋时期水利工程的典范
C.沟通了长江与黄河两大水系
D.为秦完成统一大业创造了条件
19-20高三上·浙江·阶段练习
8 . 战国时期,秦国关中地区“田肥美,民殷富,……沃野千里,蓄积多饶”。下列选项中能作为该历史现象成因的有
①土地私有制度的确立②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
③铁犁牛耕方式的采用④井渠技术的创造应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 . 如图所示工具集开沟、播种、覆土于一身,至今己连续使用了两千多年。该工具初现于
A.战国B.西汉C.东汉D.元代
2020-11-15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1届高三11月选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10 . 表达概念的语言形式是词或词组。“关中农民”、“暗渠”、“竖井”、“明渠”、“干旱地区”等词或词组所表达的历史概念是
A.“井渠法”
B.郑国渠
C.都江堰
D.高转筒车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