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20-21高三下·贵州毕节·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表是《吕氏春秋》中《上农》《任地》《辩土》《审时》四篇农学文献的主要内容。由此推知,当时
篇名内容
《上农》提出了重农的主张
《任也》提出了十个问题,包括使用土地、整地作畦、中耕除草等方面问题
《辩土》对《任地》中提出的问题作了具体的回答
《审时》各种作物与时间季节的关系
A.中原地区开始出现小农经济B.精耕细作的农业模式逐渐形成
C.重农抑商政策成为立国之本D.铁犁牛耕等生产技术普遍应用
2021-04-15更新 | 198次组卷 | 4卷引用:训练专项01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2 . 唐朝《水轮赋》描述当时发明的一种工具:“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夫之用…终夜有声。”文中描述的工具是
A.B.C.D.
3 . 《甲子语溪闵雨四首 其一》云:“塘中龙骨高数层,龟坼田中纵复横。青裙箬笠倚车卧,但有空车无水声。”该诗句中提及的生产工具是
A.B.
C.D.
4 . 南宋时期,出现了“圩田”、“沙田”、“涂田”等多种土地利用形式;稻麦两熟制得以推广,也有在水稻收割后种植其他粮食、蔬菜油料作物或绿肥作物。这些现象
A.有利于缓解人口增长的压力B.表明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C.说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D.受到当时土地政策的影响
2020-06-18更新 | 1041次组卷 | 22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使四川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水利工程是
A.郑国渠
B.都江堰
C.井渠
D.白渠
2019-05-10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对应不正确的是
选项史实结论
A“春为岁首”,这一天,皇帝和皇后要携领京城文武百官举行“皇帝亲耕、皇后亲蚕”的仪式古代社会以农为本
B“犁评、犁箭和犁建三者有机地结合使用,便可适应深耕或浅耕的不同要求,并能使调节耕地深浅规范化,便于精耕细作。”唐代出现曲辕犁
C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当时已经出现了铁犁牛耕
D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这一时期农业实现了革命性的突破

A.A
B.B
C.C
D.D
7 . 假设古代最高统治者为表示重视农业生产而示范犁地,图中扶犁的最有可能的是
A.齐桓公B.汉景帝
C.隋文帝D.唐太宗
10 . 它在唐朝已经使用,“是古代中国耕作农具成熟的标志,其优点是深浅自如、轻便省力”。该“耕作农具”是
A.
B.
C.
D.
2018-04-30更新 | 497次组卷 | 2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