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中国古代的农书中记载了大量有关农业耕作的民歌和谚语,如北魏农书《齐民要术》中便有“湿耕泽锄,不如归去”“以时及泽,为上策”“欲得谷,马耳镞”等记载。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农耕文明(       
A.以天人感应理论为基础B.注重协调南北方社会生产节奏
C.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D.是统治者重视发展科技的结果
2 . 图1、图2分别为汉代两项农业发展史实的示意图,它们反映出中国古代农业的某些特点。下列选项最能概括其共通点的是
A.男耕女织B.北粟南稻C.精耕细作D.技术领先
3 . 有学者指出,在中国古代所有的生产工具里,农具的数量一直占据首位,在农具中又以整地农具居多。下列使我国的整地农具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并且开始定型化的标志是(     )
A.铁犁冠B.二牛一人耕作方式C.耧车D.曲辕犁
2021-06-2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防城港市防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为全国出土的不同时期铁制农具数量对比情况(单位:件)。表中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时间公元前5世纪前公元前3世纪前秦汉时期
数量969761513

A.铁制农具广泛使用B.农业生产不断进步
C.小农经济逐步扩大D.社会局势逐渐稳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广西出土的一件西汉初期《东阳田器志》木牍上,记录了当地使用来自吴国东阳地区(今江苏)的铁锄、铁锨、铁钪、铁锸等农具的情况。由此可推知,当时汉朝各地
A.农业生产力水平都有提高B.铁质农具的制造各有千秋
C.封建生产关系已普遍建立D.土地开发与兼并急速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人说,从某种意义上讲,牛拉犁是蒸汽机、内燃机、发电机和核分裂反应堆的先驱。这样说的主要理由是
A.犁是古代人们最早的科技发明B.人类开始掌握征服自然的力量
C.犁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D.人类首次能利用自身以外的力量作动力
7 . 下图呈现了部分汉代农耕工具与技术,它们的出现
A.有助于西汉初年的休养生息B.促进了精耕细作技术的南移
C.根除了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D.推动了汉代社会经济的发展
8 . 某古代水利工程“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千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B.郑国渠C.灵渠D.芍陂
2021-04-20更新 | 129次组卷 | 55卷引用:2015-2016学年广西南宁市二十六中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图为成都出土的东汉薅秧画像砖拓片。画像中图为薅秧,两个农夫手扶竹杖用脚将杂草踩入泥中;如图为耕作,两农夫高举尖嘴锄,奋力农作。该文物图片可反映
A.精耕细作的农业传统B.土地所有权属的变化
C.铁制农具的普遍推广D.刀耕火种方式的延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