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下图是一位同学整理的有关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状况示意图(部分),图中①②处最可能填写的是(     
A.铁犁牛耕、家庭劳作B.采集经济、封建农业
C.集体劳作、自然经济D.集体劳作、铁犁牛耕
2 . 某古代水利工程“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千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B.郑国渠C.灵渠D.芍陂
2021-04-20更新 | 129次组卷 | 55卷引用:北京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3 . 英国学者罗伯茨在《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中写道:“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这反映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是
A.男耕女织B.精耕细作C.自给自足D.小农经济
2020-11-21更新 | 522次组卷 | 7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据统计,从汉朝到清朝耕地总面积增长仅不到65%,人口总量却增长数倍,人均耕地面积从14亩减到2亩左右。下列选项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A.重农抑商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B.土地兼并导致了农业劳动力的严重不足
C.精耕细作的农业支撑了传统社会的发展D.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严重阻碍社会转型
2020-11-14更新 | 1505次组卷 | 24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诗中涉及的灌溉工具为“龙骨水车”,也被称为
A.耧车B.水排C.翻车D.筒车
2020-07-14更新 | 131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吕氏春秋任地》中记载:上田弃亩(垄),下田弃畎(沟)。即在高田里,将作物种在沟里,而不种在垄上,这就叫做“上田弃亩”。在低田里,将作物种在垄上,而不种在沟内,这就叫“下田弃畎”。这种耕种方法反映出
A.古代人民土地耕作的智慧B.古代人民缺乏应对旱涝的经验
C.古代中央政府积极指导农业生产D.当时铁犁牛耕技术已经普遍应用
7 . 战国末期秦昭王命人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而修建的水利工程是
A.芍陂B.都江堰C.郑国渠D.大运河
2020-07-12更新 | 222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列图片中的生产工具,属于唐朝时期开始出现的是
A.B.
C.D.
9 . 二十四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人依据黄河流域的气候、物候建立起来的补充历法。战国末期《吕氏春秋》一书记载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两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完全确立并写入历法且沿用至今。这反映出中国古代
A.北方经济的持续领先
B.天文历法科学严密
C.农学研究因循守旧
D.农耕文明的积淀传承
2019-06-14更新 | 434次组卷 | 38卷引用:2018—2019学年北京昌平凯博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摸底考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2019-06-08更新 | 14612次组卷 | 220卷引用:2018-2019学年下学期北京首师大附中下期末高二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