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 道试题
1 . 《汉书·食货志》中记载:“民或苦少牛,亡以趋泽。故平都令光教过以人挽犁。过奏光为丞,教民相与庸挽犁。率多人者田日三十亩,少者十三亩。”这说明汉朝
A.贫苦农民不愿使用牛耕B.牛耕技术逐渐普及全国
C.冶铁技术获得长足发展D.政府推广农业生产技术
2 . 古代中国有很多创造发明,其中直接推动农业发展的有
①水排   ②曲辕犁    ③大镰         ④耧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 . 公元前246年,秦国开始兴修某大型灌渠。“渠成,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材料所述的水利工程位于下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4 . 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铜活字、内阁大学士、水雷、朝贡贸易
政事堂、曲辕犁、北门学士、内作使绫匠
二牛抬杠、水排、“内朝”、太学、察举制
中书门下、三司使、《武经总要》、提点刑狱司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①②④③
D.②③④①
2018-02-14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5 . 工具和技术的改进,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起关键作用,以下中国古代的工具或技术出现在汉代的有
①耧车               ②曲辕犁                    ③水排            ④一牛挽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 . 下列思想与古代农耕经济不相适应的是
A.“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B.“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
C.“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D.“估客无住着,有利身则行。出门求伙伴,入户辞父兄”
7 . 发明、创造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巨大推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2
(1)请对应写出图1、图2所示生产装置或生产工具的名称。它们分别开始出现于中国历史上的什么朝代?用一句话概括它们应用于生产的意义。
材料二

(2)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科技成就是四大发明。图1、图2分别能反映其中哪两大发明?这两大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018-03-18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曙光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据东汉崔寔记载:“(汉)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教民耕植,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至今三辅犹赖其利。”若为该材料配图,合适的一幅是
A.
B.
C.
D.
9 . 汉武帝时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下列史实属于这一时期的有
①“一牛挽犁"技术的推广
②刺史制度的设置
③地方教育系统的初步确立
④水力鼓风冶铁装置的出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7-09-02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浙江省吴兴钱山漾遗址曾出土一种类似戽器形的木质器皿,有的认为就是所谓的“罱泥戽斗”。戽斗是一种
A.播种工具B.灌溉工具C.收割工具D.耕地工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