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23-24高三上·安徽合肥·阶段练习
名校
1 . 《齐民要术》总结了种植谷类的经验:“春种欲深,宜曳重挞;夏种欲浅,直置自生。”这是因为“春气冷,生迟,不曳挞则根虚,虽生辄死。夏气热而生速,曳挞遇雨必坚垎”。这表明当时(     
A.气象学获得显著进步B.农业生产注重因时制宜
C.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D.耕地资源得到充分开发
2023-10-27更新 | 206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2023·江西景德镇·三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图为甘肃省高台县博物馆藏魏晋时期二牛耕地图壁画砖,左侧绘二牛驾直辕犁,一男子右手扶犁,左手执鞭,后面一树上栖鸟,画面上方有二飞鸟。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说明当时牛耕生产技术的普遍性B.反映当时农业达到精耕细作的地步
C.佐证了魏晋时期人民的生活富足D.农业技术推广巩固了国家一统局面
2023-05-14更新 | 265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1 先秦至秦汉(3大考点11个易错点)-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考试易错题(新高考专用)
2023·湖南邵阳·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西汉《氾胜之书》记载:“凡区种麦,令相去二寸,一行一沟容五十二株,一亩凡四万五千五百五十株,麦上土令厚二寸”“凡区种大豆,令相去一尺二寸,一沟容九株,一亩凡六千四百八十株”等。这体现了(     
A.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B.农民生产积极性日益提高
C.麦豆复种制开始形成D.传统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
2023-03-08更新 | 458次组卷 | 6卷引用:考前必会历史题模块二高考易错点专题三历史现象认识不清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战国中期以后,秦国已普遍采用牛耕,而在秦国以外的其他地区,牛耕发展则较为缓慢。这可以用来说明秦国(     
A.最早出现牛耕技术B.农业耕作方式向其他地区扩展
C.青铜农具已被摒弃D.农业生产技术已发生巨大变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3·陕西渭南·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我国是世界上发明水井较早的国家,在新石器时代水井就用于农田灌溉。距今4500多年的河南汤阴白营水井是黄河流域最古老的水井,其形制相当复杂,已经超越了水井的初期阶段。据此推知,当时中国(     
A.农业已摆脱自然条件束缚B.农业生产力得到提高
C.手工业技术水平领先世界D.水井建造技术已成熟
2023-02-06更新 | 284次组卷 | 3卷引用:考前必会历史题模块一高考历史热点专题一中国古代史热点
22-23高三上·山西·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下图所示为根据李约瑟的《中国的科学与文明》一书整理并统计得出的我国古代历朝兴修水利工程的年平均值(单位:个)。该图可用于说明(     
A.国家分裂期治水活动比较活跃B.南方水利工程逐渐多于北方
C.政府对农田水利建设愈加重视D.农业在封建经济中地位突出
2022-11-27更新 | 187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7图表数据类选择题-高考历史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
22-23高三上·江西赣州·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在今南京、绍兴等地的东汉墓葬中,出土了不少铁农具;在江西、湖南也相继出土了东汉铁农具,有锄、铲、锈、斧等。湖南出土的东汉铁农具有锄、锈、斧等;三国时期桂阳都的耒阳县(今湖南)“出铁石”,设“铁官”。这反映了东汉至三国时期(     
A.江南精耕细作农业的确立B.南北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小
C.南方农业技术水平的提升D.江南铁犁牛耕方式的成熟
2023·河南·一模
名校
8 . 北宋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一年两熟稻麦复种的耕作方式,但实行之初种植规模并不大。到了南宋时期,稻麦复种制得到推广,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这反映了(     
A.经济重心的南移已经完成B.政局动荡引发耕作方式变革
C.江南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D.江南地区人民饮食习惯改变
2022-11-04更新 | 1328次组卷 | 7卷引用: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经济小题狂练-高2023届二轮自创专题
22-23高三上·四川成都·阶段练习
名校
9 . 17世纪中叶,江南地区的农学家、学者、官员,甚至连康熙皇帝本人都大力提倡种植双季稻,可是却并未推广开来。这是由于(     
A.人地矛盾趋于缓和B.经济结构多样化
C.重农抑商政策解体D.农民缺乏进取心
2022-10-31更新 | 141次组卷 | 3卷引用:热搜题 高中二轮(全国高考)专题一 因果关系类选择题
22-23高三上·广东惠州·阶段练习
10 . 南宋诗人范成大诗云:“二麦俱秋斗百钱,田家唤作小丰年。饼炉饭甑无饥色,接到西风熟稻天。”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     
A.经济重心的南移B.传统经济结构的突破
C.百姓生活的富足D.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2022-10-29更新 | 398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经济-高2023届二轮自创专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