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耕作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进步,最明显的是
A.出现了曲辕犁B.使用二牛一人的耕作方法
C.开始刀耕火种D.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广
2022-03-03更新 | 560次组卷 | 17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齐民要术》中有多处关于汉代犁耕的记述,关中地区以轻便无床的耧犁为典型,作条、下种、覆土一次完成,一牛一人,日种一顷;而同期辽东地区的“辽东犁”,属大型有床铧犁,“耕者且深,耨者熟耘”,“凡用两牛六人,一日才种二十五亩”。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
A.两地的经济交流少B.两地的自然差异大
C.两地经济类型不同D.犁耕技术推广艰难
3 . 《氾胜之书》提出“种禾无期,因地为时”。《齐民要术》则提出播种施肥要讲“时宜”,南宋《农书·六种之宜》说“种莳之事,各有攸叙。能知时宜,不违先后之叙,则相继以生成,相资以利用,种无虚日,收无虚月,一岁所资,绵绵相继。”材料本质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季节性强B.中国农业重视“因时制宜”
C.中国古代农业是精耕细作农业D.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力水平较高
2020-11-16更新 | 191次组卷 | 28卷引用: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某《竹枝词》云:“脚痛腰酸晓夜忙,田头车戽响浪浪。高田车进低田出,只愿高洼不做荒。”这首词描写的灌溉工具是
A.耧车B.翻车C.筒车D.风力水车
2020-10-23更新 | 260次组卷 | 53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暑假返校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孟子》说:“深耕易耨”。《韩非子》说:“耕者且深,耨者熟耘”。《吕氏春秋》说深耕可使“大草不生,又无螟蜮”,使禾、麦得到好收成。当时“深耕”得以普及的主要条件是
A.农学研究的重大突破B.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
C.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D.二牛一人耕作法的推广
6 . 下图是我国古代某水利工程示意图,它凝聚着劳动人民的
A.解决了关中缺水的问题B.沟通了漓江和长江水系
C.造就了四川“天府之国”D.建成于秦统一六国之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元代王祯的《农书》记载:“北方村落之间,多结为锄社。以十家为率,先锄一家之田,本家供其饮食,其余次之,旬日之间,各家田皆锄治。……间有病患之家,共力助之,故苗无荒秽,岁皆丰熟。” 这一现象
A.推动大土地所有制发展B.萌发了早期的土地公有
C.消除了农村的贫富分化D.有助于稳定自耕农经济
9 . 下表为春秋战国时期有关农业的一些记述。据此可知当时
著作内容
《国语》深耕而疾耰(平整土地)之,以待时雨
《庄子》深其耕而熟耰之,其禾繁以滋
《孟子》深耕易褥(锄草)
A.铁犁牛耕开始出现B.耕作理念比较先进
C.人与自然和谐相处D.小农经济不断发展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导致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诸侯国相继承认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B.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C.封建的剥削方式逐步产生并发展D.战国时各国进行变法确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2020-05-22更新 | 543次组卷 | 52卷引用: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