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3 道试题
1 . 公元4世纪下半期,河西走廊沿线分布着许多民族。如图所示《氐人耕地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嘉峪关新城6号墓出土《氐人耕地图》画像砖
A.丝绸之路重现贸易繁荣B.中原王朝鼓励西北开发
C.先进生产工具得到推广D.游牧民族逐步实现定居
2022-08-08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图1、图2分别为汉代两项农业发展史实的示意图,它们反映出中国古代农业的某些特点。下列选项最能概括其共通点的是
A.男耕女织B.北粟南稻C.精耕细作D.技术领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图为古代铁锸图。锸由木耜发展而来,最初完全为木制,后来才演进为木叶上套铁刃。汉代出土文书中,锸多写为“木臿”。据此可知
A.器物变化滞后于文字的变化B.铁农具未完全取代木器农具
C.封建政府统一文字成效显著D.汉代文书繁密导致漏洞百出
2022-03-09更新 | 224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基地学校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4 . 图1、图2所示为中国古代的灌溉工具。据此可知,与翻车相比,筒车的优势在于
A.解放了劳动力资源B.扩大了灌溉的范围
C.灌溉与排涝相结合D.不受地理条件限制
5 . 《耕织图》是我国古代为劝课农桑,采用绘图的形式翔实记录耕作与蚕织的系列图谱,被称为“中国最早完整记录男耕女织的画卷”“世界首部农业科普画册”。下面两幅耕织图可以用来说明

《南宋耕织图》                                 《乾隆御制耕织图》
①科普画册成为知识传播的重要载体
②小农经济制约了农业技术的进步
③绘画以独特的方式记载着历史
④我国古代农业长期位居世界前列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2-06-20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协作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6 . 图示为“先秦水利图”,春秋战国出现了一些著名的水利工程,这一现象说明了
A.农业发展受到多个国家重视B.争霸战争有利于水利工程的修建
C.各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D.兴修水利是推动国家统一的关键
7 . 下图为河南南阳市邢营汉代画像石墓出土的“耕耘乐舞百戏图”。图的下层右端为耕耘图:右部为一农妇,梳髻,着长襦,左肩掮锄,柄端系一壶罐,锄部挂一篮状物,似在担浆送食。其前为庄稼地,长满禾苗,田间一农夫,头戴尖顶冠,裸露上身,正努力耕耘。据此可知,当时
A.农耕技术向中原地区扩展B.精耕细作的农业开始形成
C.土地利用率得到显著提高D.生产中呈现小农经济模式
2022-01-10更新 | 191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六)历史试题
8 . 看其形状,推其性质,定其时代。下列四图文物按其所属时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③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④①②③
2022-03-19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19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模拟卷(一)历史试题
21-22高三上·江苏南通·期中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图是出土于江苏徐州睢宁的东汉“牛耕图”画像石(局部)。画面中心为一农夫,左手扬鞭,右手扶犁,正在驱牛犁地,他身后是一少年提着篮子正在播种。画面的上方一年轻妇女弯腰挥锄劳作,一老婆婆挑担送饭到田头。旁边有一辆装着东西的双轮车,车上还有三只小鸟,车旁卧着一条小狗,左上角还有一头小牛犊在田边奔跑。



从图文材料中提取三个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说明。(要求:所提取信息有效,表述成文,论据准确,逻辑清晰。)
2021-12-01更新 | 13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中国远古先民使用杵臼舂捣的方式给谷物脱壳,后又利用杠杆原理改手臼为脚踏,即为脚碓,晋代连机碓(见如图)可以“水轮翻转无朝暮,舂杵起落有后先。”这反映出中国古代
A.精耕细作程度的提高B.革新动力以提高效率
C.灌溉技术的不断突破D.自然经济具有封闭性
2021-11-18更新 | 308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