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 . 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
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
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
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
2019-01-30更新 | 3108次组卷 | 49卷引用:广东省揭阳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2 .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记载的农具和农艺几乎都是两汉时期的,南北朝时期的反而几乎没有介绍。这反映了南北朝时期
A.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动B.南方耕作方式比较先进
C.北方农耕经济发展缓慢D.游牧民族占据北方地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中国古代流传有“湿耕泽锄,不如归去”;“肥是农家宝,庄稼不可少”;“且溉且粪,长我禾黍”等谚语。这些谚语反映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A.精耕细作
B.男耕女织
C.注重把握农时
D.注重使用肥料
2018-07-03更新 | 449次组卷 | 22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目前出土的汉代牛耕图画像石共有多幅,其分布如下:
出土省份出土地点
陕西米脂、绥德、西安碑林、陕北
山东滕县宏道院、滕县黄家岭、邹城市面粉厂
山西平陆枣园
内蒙古和林格尔
江苏泗洪重岗、遂宁双沟镇

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汉朝时经济重心在南方
B.山东的农耕技术在汉代最先进
C.汉朝使用牛耕的范围较广
D.汉朝时牛耕范围已经遍及全国
5 . 南宋初期农学家陈敷说:“……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元代农学家王祯说:“凡人家营田,皆当量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明末江南农学家沈氏说:“作家第一要勤耕多壅,少种多收。”材料表明从南宋到明朝的农业生产中
A.集约经营的出现B.精耕细作的传承
C.单位产量的提高D.勤俭精神的发扬
2017-06-15更新 | 488次组卷 | 18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华侨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6 . 古代中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观察下列几种生产工具的演变历程,你认为可以适用研究的主题是
A.播种方式的变革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D.铁犁牛耕发展的全过程
7 . 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表明
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
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抑制农业的进步
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
2016-11-27更新 | 3718次组卷 | 88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西周时期,实行了垄作法;西汉时实行代田法,还采用轮作倒茬和间作套种方式;宋代以后,江南地区形成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和一年三熟制。”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农业
A.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
B.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
C.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
D.农业技术的变革创新
2016-11-27更新 | 326次组卷 | 18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不包括
A.促进井田制的瓦解
B.导致地主阶级的兴起
C.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
D.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2016-11-21更新 | 1149次组卷 | 35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市李兆基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