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2 . 曲辕犁(如下图)是当时最先进的耕具。耕犁基本定型于
A.春秋时期B.汉朝C.战国时期D.唐朝
2020-01-17更新 | 258次组卷 | 25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从广东省的考古资料看,至1979年,战国时期的铁器仅有铁口锄、锄斧两件,而秦汉铁器则多达三百余件,而且种类丰富,涉及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另外广州、佛山等地汉代墓葬中也发现不少陶牛的形象。这表明秦汉时期
A.经济重心南移趋势明显B.区域农业得到一定发展
C.地方豪强势力逐渐强大D.精耕细作技术臻于成熟
5 . 曲辕犁,是唐代中国劳动人民发明的耕犁,其辕曲,因以名,区别于直辕犁。因其首先在苏州等地推广应用,又称为江东犁。曲辕犁的出现
A.得益于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B.推动了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C.有利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D.加速了唐朝均田制度的崩溃
19-20高三上·浙江·阶段练习
6 . 战国时期,秦国关中地区“田肥美,民殷富,……沃野千里,蓄积多饶”。下列选项中能作为该历史现象成因的有
①土地私有制度的确立②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
③铁犁牛耕方式的采用④井渠技术的创造应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2019-06-08更新 | 14732次组卷 | 220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战国至秦汉,铁农具和牛耕先后在黄河流域普及,北方旱地采用耕耙耢压锄相结合的抗旱保墒耕作技术开展农业生产。这说明
A.铁器的出现最早可追溯至战国时期
B.黄河流域是中国传统农业产生的源头
C.北方农业生产时常遭受旱灾的严重威胁
D.工具的进步有助于精耕细作农业的形成
10 . 先秦时期,官方颁布的月令体著作中,将一年中每月的物候列出,表明动植物的生长情况,然后要求人们按照时令合理安排采集渔猎活动和农业生产。这反映出当时
A.自然科学有了长足进步
B.官方重视发展农业经济
C.争霸战争推动农业发展
D.耕作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2019-05-08更新 | 1269次组卷 | 36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沐彬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