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小农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1 .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不包括
A.以家庭为生产单位
B.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C.精耕细作
D.实行土地国有制
2019-08-19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理科学业水平期中历史试题
2 . 下列关于我国传统社会农业生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B.农业生产的目的是交换,获取利润
C.农业生产具有精耕细作的特点
D.农产品贸易发达
2019-08-15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理科学业水平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黄梅戏《天仙配》里有一段经典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是古代中国传统经济的写照。这种传统经济被称为
A.商品经济
B.市场经济
C.小农经济
D.计划经济
2019-07-11更新 | 729次组卷 | 39卷引用:2011-2012学年广东省惠阳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卷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白居易的诗篇《朱陈村》,描写了唐代的农村生活景象:“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材料二   吾里田地,上农夫一人止能治十亩,故田多者,辄佃人耕植而收其租。又人稠地密,不易得田,故贫者赁田以耕,亦其势也。

——张履祥《补农书》

材料三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经商)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没收其妻子为官奴婢)。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四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构想,已经成为当下中国外交战略和中国国家战略。汉代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汉书·地理志》记载,汉代商人的海上贸易已包括了全部南海诸国和整个印度洋区域,并远伸到西亚乃至欧洲。唐朝政府在广州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唐代中叶以后,海上丝路取代陆上丝路而成为中西交通的主要通道。两宋政府对海上贸易采取支持、鼓励的态度,……与宋朝有海上贸易往来关系的国家多达60个以上,中国出口到西方各国的商品种类增多,尤其是茶叶、瓷器在出口商品中跃居到第一、第二位。但是17世纪中期以后,丝绸之路海外贸易呈现萎缩趋势,海路上的中国商船逐渐减少,而此时欧洲商船则日益活跃。

——资料整理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小农经济的特点。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在农村中存在着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产生这种生产关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简述材料三所反映的思想和对当时的影响。
(4)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在对外贸易的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变化。
2019-04-24更新 | 288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5 . 宋朝范成大诗云:“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诗中反映的信息不包括
A.农民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B.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C.农村经济存在性别分工
D.当时的纺织材料中有麻和丝
2019-03-07更新 | 629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1年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古代俗语说,“养牛为种田,养猪为过年,养鸡为换油盐针线”。此俗语反映了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A.男耕女织
B.极端贫困
C.自给自足
D.精耕细作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中国古代的自然经济
①是中国传统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
②是以满足生产者本身或本经济单位需要进行生产的经济
③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④带有开放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18-07-07更新 | 201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2-2013学年广东揭阳第三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8 . 黄梅戏《天仙配》的唱词中,最能够形象地反映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男耕女织生活情景的是
A.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
B.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
C.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D.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10 . 下列表述中,可以概括秦朝至清朝2000多年历史发展特征的有
A.科举始终是主要选官方式
B.小农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
C.专制主义不断加强
D.统治者大力推动儒道佛三教合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