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小农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最高人口及最大耕地面积

材料二 为满足新增人口对粮食的需求,清朝农业开发的范围和幅度大大超越以往任何朝代,山林湖泊悉数被垦辟为农地。多熟制也成为农业生产的首选,南方的双季稻及北方的两年三熟制逐渐成为常态,番薯和玉米等高产耐旱作物的引入也进一步提升了“地”的供应能力,晚清时期粮食总产量增加至3386亿斤。然而,人均粮食占有量却由明朝的1193斤/人下跌至晚清的737斤/人。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李小云等《中国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影响机制》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朝到晚清时期人口和耕地面积的演变趋势。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朝提升粮食产量的举措,并简析当时人均粮食占有量严重下降的原因。
2 . 下表是西汉时期一个典型的五口农民之家一年的收支情况统计。正常情况下,为解决表中反映的问题,当时的大多数农民最有可能采取的策略是(     
项目数量(钱)
收入粮食8500
支出田租(上缴实物)283
算赋和口赋(上交货币)406
兵役和徭役2200
日常开支4918
2732
祭祀等仪式300

A.逃亡外地变成流民B.经营好家庭手工业
C.参加科举改变命运D.进入市镇转行从商
2023-05-23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东汉学者崔寔在《政论》中谈道:“今辽东耕犁辕长四尺,回转相妨,既用两牛,两人牵之,一人将耕,一人下种……”这反映了(     
A.铁犁牛耕普遍推广B.精耕细作相当发达
C.男耕女织分工方式D.东汉已经使用牛耕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汉牛耕图画像石拓片


1950年江苏徐州睢宁双沟出土的墓室画像石拓片。画面最下层为牛耕图。图中一农夫扬鞭扶犁,一少年捉蓝撒播种子,一年轻妇女弯腰挥锄劳作,一老婆婆挑担送饭至田头。一辆双轮车上有三只小鸟,旁卧一狗,一小牛犊在田地奔跑。

材料二   (西汉)武帝以(赵)过为搜栗都尉,教民耕殖…至今三辅(长安京盖地区)犹赖其利。今辽东耕犁辕长四尺,回转相纺,既用两牛,两人牵之,一人将耕,一人下种…

——(东汉)崔寔《政论》

材料三   民有幸不役于人而有四自耕者,皆以等书于籍而公役之,至不胜,则贱卖其田,或递而去

——欧阳修《欧阳文忠公全集》

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贪民下户极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小农)贩货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草耳。

——懂煨《救荒活民书》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则材料的历史价值。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阻碍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
2023-02-26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材料结论
A蒙古高原北部的匈奴遗址中出土锄头与镰刀匈奴文化具有浓厚的农耕色彩
B西周早期的何尊铭文中有“宅兹中国”的记录迟至西周,早期华夏认同已经形成
C孟子提及井田制时认为“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孟子描绘了小农经济生产的典型模式
D周代多用“公、伯、子、男”等亲属称谓标识爵位等级制度与血缘关系有深厚渊源
A.AB.BC.CD.D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按照秦朝制度,地方官吏不得将一家农户的两个男子同时征发戍边,不准农业劳动者在春耕大忙季节离开农业生产岗位,及“居赀赎债”的“罪人”在播种和管理禾苗的季节也准许他们回家二十天进行耕作等。这些做法旨在(     
A.缓解国家面临的财政困难B.纠正秦国经济法规的弊端
C.确保农耕经济的稳定发展D.加快农业管理的革新步伐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的生活方式类似草食动物,逐水草而生活,或采集、或种植、或渔猎,“食尽一山则移一山”,具有非排他性、群体性的特点,且没有领土和势力范围的概念。至秦汉时逐渐形成了单一的种植业生产方式,生产效率高,在所能耕种的有限土地上,以种植业为主的民族要比从事畜牧的民族能养活更多的人口。此外,由于实行多子继承的缘故,家庭中的财产一代一代地被分割,导致古代中国人均土地数量越来越少,不得不从提高土地利用率上寻找出路,如汉代出现了一年两熟制耕作方式。这也使土地始终处于一种紧张状态,正如《王祯农书》中所说:“盖田尽而地,地尽而山,山乡细民,必求垦佃,尤胜不稼!”

材料二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经过近2000余年发展的北方文明,开始向其他地区寻求新的文明生长点。水往低处流,有水就有生命,也就有文明的灿烂,于是东南一带成为中国文明的新的发展中心。汉代司马迁所叙述的江南地区,还是“地广人稀,饭稻羹鱼”,颇有蛮荒之地的味道,但是700多年后的江南,其制约因素纷纷解除,于是成为农业文明的生长点。

——以上材料摘编自徐旺生《生活方式、生产结构、生态环境与中国古代社会经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秦汉以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并简述这一变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反映的经济现象,并分析其成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礼记·祭统》载:“天子亲耕於南郊,以共齐盛。”《谷梁传·桓公十四年》载:“天子亲耕,以共粱盛。”西汉桓宽《盐铁论·授时》载:“县官……故春亲耕以劝农。”据此推知(     
A.祭祀传统贯穿封建社会始终B.历代君主实行重农抑商
C.国家重视改进农业生产技术D.农本理念影响政府行为
9 . 时间观念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农业社会时期的时间观念最初是模糊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公鸡打鸣、以太阳月亮扮演着钟表的角色。从生活经验出发,在长期的劳作中,传统农业社会的先民在观察记录的基础上渐渐发现时间是有周期性的。不同农业文明制作了各种简易计时器以及制定了历法来指导家事。如日程。

——摘编自郭海燕(大众媒介对时间的呈现与影响》

材料二   自工业时代以来,时钟时间就被视作时间的代名词。借助于自然科学的崇高地位以及计时技术本身在工业化生产中的作用,时钟时间在工业社会中获取了无与伦比的绝对权威。时钟技术的核心部分是表针的匀速运动,这使时间在人们头脑中形成了“在流逝”的形象,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树立了“准时、公平”的权威地位。历史必须沿着时钟时间才能继续下去,管理活动也必须严格限制在时钟时间之内。

——摘编自于飞《论时钟时间观念下管理的弊端》

材料三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类的时间价值观进一步改变。“时间就是金钱”变为“财富就是时间”,时间成为最宝贵的东西。由于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社会财富的增加,劳动者工作日进一步缩短。于是,劳动者拥有的自由时间增加了,可以更多地从事教育、科研、艺术、体育等活动,从而使人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人的本质力量得到充分体现。

——摘编自甘爱平《论近代与现代时间观念的演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农业社会时期时间观念形成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时代时间观念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时间观念演变的认识。
2022-07-05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棉花及棉布生产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源于古印度的棉花在公元前2-1世纪进入今中国疆域,但一开始还是停留在西北与西南两个方位。在很长时期内,棉花这个物种并没有进入内地,到了隋、唐,棉布虽然还依赖外部输入,但已为更多的人所知,成为很多诗文的歌咏对象。宋元时期棉花已在内地安家落户,甚至还能够总结植棉的经验。国家层面也开始设立有司征收棉花以充赋税。明初,国家更是立法要求广泛植棉。棉花替代麻布等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是我国农业发展史和人民生活史上的一大变革。

——摘编自李麦广《棉花传入与中国人口增长》

材料二   明清两代,中国每年生产约6亿四棉布,商品值近1亿两白银,其中超过半数是作为商品生产和销售的,总产量是英国工业革命早期的6倍。在近代相当长的历史中,中国棉布一直是国际市场上的重要商品,极受英国商人和美国商人的欢迎。东印度公司最初从南京附近采购的“紫花布”只有2万匹,很快就增加到20万。这些精美结实的“中国土布”被出口到日本、东南亚、欧洲和美洲等地。这些棉布绝大部分是由一家一户的农村家庭完成的,如此庞大的交易量也是乡村对乡村的交易,并没有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摘编自晓婷《棉花的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棉花作物在古代中国影响力逐步扩大的原因,并说明棉花的引入对中国是“大变革”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时期中国土布生产的特点,并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对中国土布生产没有向工业化方向发展的原因进行说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