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小农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2 道试题
1 . 明清时期,太湖地区农、牧、桑、渔互养,关中地区粮、草、畜结合,珠江三角洲地区农、牧、鱼、副结合的桑基鱼塘,使动植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常处在一种良性循环之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这说明明清时期(       
A.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B.精耕细作技术向纵深发展
C.生态农业模式得到普及D.区域间生产水平差异较大
2023-03-21更新 | 129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中国古代谚语说:“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织,或受之寒。”这种经济形式( )
A.是古代中国封建国家赋役的主要保障B.完全排斥商品经济发展
C.是世界普遍存在的家庭自然分工方式D.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产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按照秦朝制度,地方官吏不得将一家农户的两个男子同时征发戍边,不准农业劳动者在春耕大忙季节离开农业生产岗位,及“居赀赎债”的“罪人”在播种和管理禾苗的季节也准许他们回家二十天进行耕作等。这些做法旨在(     
A.缓解国家面临的财政困难B.纠正秦国经济法规的弊端
C.确保农耕经济的稳定发展D.加快农业管理的革新步伐
4 . 耕读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优秀传统,是安身立命和治家的根本之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早期儒家尊“劳心”贱“劳力”,孔子认为:“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焉用稼?”认为讲求礼义才是君子之选。孟子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但孔子的弟子曾子不得已而力耕于泰山之下,颜回也曾亲自参与耕作。汉代,人们开始把耕读相兼的教育思想加以强化。朱买臣“负薪读书”、倪宽“带经而锄”,都是代代相传的劝学励志典故。东汉经学家郑玄“家贫,客耕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与学生一起力行耕读相兼的生活,有“以耕学为业”之语。

——摘编自邵彦敏《中国传统耕读教育浅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耕读文化发展的阶段特点,并概括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耕读文化的历史价值。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古人很早就意识到粮食生产关系到国家兴衰,周宣王时,卿士虢文公提出“王事惟农是务”观点。战国时,商鞅把“耕织”视为本业,李悝鼓励人民“尽地力之教”来增加产量,为了保证物价的平稳,推行“善平籴”政策。《唐律疏议》规定:“诸仓库及积聚财物,安置不如法,若暴凉不以时,致有损败者,计所损败坐赃论。”

——摘编自《试论中国古代的粮食安全观》

材料二   “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不能认为进入工业化,吃饭问题就可有可无,也不要指望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科技支撑。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必须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要发挥我国制度优势,让农民能获利、多得利,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多措并举、凝聚合力、久久为功,才能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改编自李浩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粮食生产发展特点。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从政策支持和农业技术角度,概括现代中国应对粮食安全的举措。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从古到今关于粮食安全的启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如表是新中国出土的秦汉时期铁制农具统计情况。据表中信息可以推断,秦汉时期(     
功能类型出土的比例出土较多的地区
初耕工具铁锸、铁犁、铁斧61%山西、山东
播种工具耧铧7%河南
中耕工具铁铲、铁锄22%河南
收获工具铁镰10%河南

A.民营冶铁作坊技艺高超B.政府大力提倡使用铁农具
C.铁犁牛耕技术相当成熟D.传统的农具体系逐渐形成
2022-08-1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临泽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明器是我国古代专为殉葬而仿照实物制成的殉葬品,是死者生前生活的写照。如表是西汉墓葬出土的陶制畜类明器统计表。根据表推知,西汉时期(  )
单位:件
役畜类肉畜类
西汉初年22103--
西汉晚期
16644
A.饮食结构发生变化B.个体农耕经济衰退
C.畜牧业居主导地位D.社会经济显著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齐民要术》:“耕而不耢【lào】(平整土地的工具),不如作暴。”。以上三则材料均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B.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D.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2022-06-19更新 | 90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据明万历九年(1581年)徽州府的—份土地登记图册记录,该图内的业户共占有3195.87亩土地,分别属于6719个地段,平均每个地段不足0.5亩;这些业户的土地有45%分布在本乡,其余的均分散在外乡。由此可推知,当时徽州府
A.弃农务商现象成为潮流B.以一家一户的小农经营为主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较高D.大地主田庄经济占主导地位
2022-06-03更新 | 20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2届高考考前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宋代范成大在《骖鸾录》中记载:“泊袁州,闻仰山之胜久矣,去城虽远,今日特往游之岭阪上皆禾田,层层而上至顶,名‘梯田’。”这反映出,宋代时
A.仰山成为闻名的旅游区B.袁州土地得到进一步开发
C.城市发展占用大量耕地D.仰山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2022-05-15更新 | 143次组卷 | 6卷引用:2022届新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江苏专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