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小农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按照秦朝制度,地方官吏不得将一家农户的两个男子同时征发戍边,不准农业劳动者在春耕大忙季节离开农业生产岗位,及“居赀赎债”的“罪人”在播种和管理禾苗的季节也准许他们回家二十天进行耕作等。这些做法旨在(     
A.缓解国家面临的财政困难B.纠正秦国经济法规的弊端
C.确保农耕经济的稳定发展D.加快农业管理的革新步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据明万历九年(1581年)徽州府的—份土地登记图册记录,该图内的业户共占有3195.87亩土地,分别属于6719个地段,平均每个地段不足0.5亩;这些业户的土地有45%分布在本乡,其余的均分散在外乡。由此可推知,当时徽州府
A.弃农务商现象成为潮流B.以一家一户的小农经营为主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较高D.大地主田庄经济占主导地位
2022-06-03更新 | 20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2届高考考前模拟历史试题
3 . 关于下列两种古代生产工具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工具都是古代农业生产领域重大发明
B.两种工具使用都使人类摆脱了自然力限制
C.两种工具都能够在生产中节省一定的人力
D.两项发明在当时都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4 . 如表为汉武帝、汉成帝时期关中地区的农业发展概况表。据此可知,当时
时期概况
汉武帝时期引入西域苜蓿(后在宁夏、甘肃等地推广种植);赵过推行先进的耦犁、耧车等农具,实行“代田法”(后在全国推广使用)
汉成帝时期农学家氾胜之受命推广种植小麦(此后小麦逐渐取代粟成为北方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实验推广区田法、溲种法等农业技术(后推广到黄河流域)
A.关中农耕文化的影响力较强B.物种交流解决了北方的人地矛盾
C.关中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高D.农业技术推广推动经济重心南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中最有可能填写的是
A.铁犁牛耕B.男耕女织C.土地私有D.自给自足
2021-01-20更新 | 632次组卷 | 40卷引用:江苏省张家港市崇真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宋代商业性农业的发展引发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夫田野山谷之氓,止知蚕而衣,耕而食,生梗畏怯,有自少至老,足不履市门,目不识官府者。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   此邦之人,重于粪桑,轻于壅田,况是土色带沙,粪又不至。……冬田不耕,一枝之桑亦必争护。……因地狭而人稠,土瘠而收薄,通县计之,仅支半岁,半岁所食,悉仰商贩。

——(宋)程珌《洺水集》

材料三   宋代工商业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的。农业不仅提供了养活工商业人口的商品粮,而且为商业提供了大多数商品,还为手工业商业提供了广阔的销售市场。这些都清楚的表明农业实际上就是工商业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就全局而论,宋代农业的最主要任务仍然是生产粮食和衣料,它的最主要功能仍然是解决其生产者及社会成员的吃饭穿衣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不能把宋代农业经济中的结构性变化估计过高。

——摘编自李晓《宋代工商业经济与政府干预研究》


完成下列要求:
(1)指出材料一中体现的经济模式,并概括其主要特征。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此邦”中农业经济出现了哪些新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材料三中作者认为“宋代农业经济中的结构性变化”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简析商业性农业发展对宋代社会经济变化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剪纸是在中国农村历史悠久、广为流传的一种民间艺术。它所表现的内容多与农村生活相关。如图剪纸最能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特点的是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020-01-10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在中国,小农经济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动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虽然脆弱,但被破坏后极易复活和再生,又非常顽强。小农经济这种顽强的再生机制所造成的结果便是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横向发展。我国小农经济既脆弱又顽强的原因不包括(     
A.生产规模小,封建剥削沉重B.小农经济下的农民具有生产积极性
C.个体劳动力和土地的紧密结合D.生产工具精巧且更新速度快
2019-12-27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五校2019年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为据《汉书·食货志》简编而成的《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该表信息主要反映出西汉
家庭人口项目数量(单位:钱)
5人收入粮食8500
支出赋役2989
日常开支7950

A.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
B.耕织结合的经营方式
C.小农经济的根基脆弱
D.生活成本的居高不下
2019-06-22更新 | 682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阶段学习调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俞森《荒政丛书》卷五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材料表明中国古代
A.农业是财政的主要来源
B.已显露近代化的曙光
C.小农经济并非完全封闭
D.重农抑商已有所改变
2018-12-29更新 | 359次组卷 | 29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