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小农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孟子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一观点所依托的时代背景是(     
A.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B.井田制度的繁荣
C.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D.商业活动的衰退
2023-06-09更新 | 9641次组卷 | 63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列图片是古代不同地区的生产生活组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说明牛耕已成当时主要的生产方式B.都可用于研究古代人们的社会生活
C.都反映了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D.都采用了奴隶集体劳动的耕作方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南宋初,岳州知州范贫败上书朝廷指出:“本州农民,自来兼作商旅,务令疾速归业,如贪恋作商,其田权许人请射(消算田产)。”朝廷则认为农民在外经商,只要田地不抛荒,按时交农业税即可。这表明当时(     
A.农业生产出现衰退B.重农抑商逐渐废止
C.政府鼓励农民流动D.社会控制有所放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管子·海王》记载:“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其事立。行服连轺輂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最能说明这一时期(     
A.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产生B.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
C.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D.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广泛使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明万历时期(1572~1620年),传教士罗明坚、金尼阁等携带了“七千西书入中国”,然而这些来自异域的书籍只是“对于相当敏感的士人”产生了“压迫感”和“异样感”。“中国保持着平静的心情……那些曾经挑战并震撼了中国的西洋文明在蛰伏着。”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传统经济模式难以撼动B.儒家思想仍占主导地位
C.科举制度禁锢人们思想D.西方思想受到士人排斥
2022-06-24更新 | 927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锦屏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国家御戎西北,而仰食东南,东南食不足,则误国大计。请自京东、西及河北诸州大行劝农之法……岁可省江、淮漕(粮)百余万(石)”。这一记载反映的是
A.隋朝开凿大运河的必要性B.北宋时期的政治经济形势
C.元朝重视发展北方的农业D.明朝的赋税仰仗南北漕运
2022-05-15更新 | 297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图为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天然植被破坏过程示意图。这一过程反映了中国古代
A.农耕经济发展区域扩大B.统治疆域的不断扩大
C.农业农耕技术不断提高D.由北向南的开发过程
2022-04-27更新 | 23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姜堰中学、沭阳高级中学三校联考2022届高三4月份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南宋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云:“下田戽(汲)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诗中所述工具
A.属于古代耕犁技术的进步B.表明宋代灌溉工具有了新突破
C.利用水力进行农业生产D.推动了当时农业经济的发展
2022-04-13更新 | 219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在广东佛山澜石东汉墓出土的一件陶制水田模型中,附有表现农田劳作的陶俑,或犁地,或插秧,或收割,或脱粒,还表现了备耕田中的粪肥堆。这反映出该时期
A.庄园经济的盛行B.南北经济差距缩小
C.犁耕技术的成熟D.精耕细作农业发展
10 . 汉朝建立后,一方面继承秦代官府的公田,一方面通过罚没商人田产、开垦荒地、占有无主土地等方式大量扩充国有土地,并设置专门机构对公田进行管理。这些做法
A.加速了个体小农经济的破产B.有利于保障朝廷的粮食安全
C.体现了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D.有利于强化基层社会的管理
2022-03-24更新 | 647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2022届高三二模巩固检测历史试题(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