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小农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9 道试题
19-20高三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短缺的自然资源和庞大的人口之间的矛盾造就了中国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尽管人口众多,劳动力仍然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中最关键的要素,其要素回报率甚至长期高于土地。该生产模式体现了
A.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B.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
C.精耕细作的生产特点
D.传统农业的经营方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明末清初张履详的《补农书》中记载了一个他设计的薄产十亩的经营方案:桑田三亩一家衣食,其余麦豆竹果鱼之收,按低标准计,足可抵十人之食,即年余五十石,扣除田粮等扰,至少每年可积余三十石。积十余年,除“养生送死”、读书外,还可买田数亩。该方案重在强调
A.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发展
B.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
C.精耕细作技术的应用
D.家庭经营的自给自足性
2019-08-29更新 | 394次组卷 | 29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鹤山一中2017-2018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3 . 由古到今,我国农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縿,此其分事也。

——《墨子·非乐上》

材料二   松太(松江、太仓地区)利在棉花梭布,较稻田倍蓰……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纷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去年棉花客大都折本。

——包世臣《安吴四种·齐民四术》

材料三   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在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远的变化。……开始了叫做“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到1983年年底,甚至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地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

——【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二,总结松太地区经济结构发生了的变化?说明导致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给农村带来“深远变化”的政策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农业发展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明朝中后期,江浙、福建一带大量引种番薯以及玉米等高产粮食作物,棉花是种植地域最广的经济作物,在政府的鼓励下,出现“地不分南北,遍种于天下”的情况。这说明当时
A.农产品结构变化明显
B.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
C.南北的饮食结构趋同
D.明政府强力干预经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汉代晁错在他的《论贵粟疏》中写道:“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A.男耕女织
B.自给自足
C.连续性
D.脆弱性
2019-07-12更新 | 643次组卷 | 4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实验中学高一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宋代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普遍以兼业的方式从事手工业小商品生产、小商业经营、小雇佣劳动,从而出现小农、小工、小商的三位一体化趋势。这一趋势
A.冲击了地主所有制经济
B.扩大了佃户的人身自由
C.增强了小农经济的韧性
D.制约了粮食产量的提高
2019-07-09更新 | 418次组卷 | 62卷引用:2019年广东省揭阳二中第一学期高三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下表为汉至清朝的户口、耕地的增减状况,从中可以推断出
时间口数耕地数(合市亩)人均耕地(合市亩)
东汉元始二年(2年)0.59亿5.72亿9.62
嘉庆十七年(1812年)3.62亿7.92亿2.19
总增减率(汉为基数)+507%+38%—77%
年均增减率(汉为基数)+0.28%+0.02%—0.04%

A.土地兼并严重
B.小农经济没落
C.人地矛盾突出
D.商品经济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为据《汉书·食货志》简编而成的《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该表信息主要反映出西汉
家庭人口项目数量(单位:钱)
5人收入粮食8500
支出赋役2989
日常开支7950

A.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
B.耕织结合的经营方式
C.小农经济的根基脆弱
D.生活成本的居高不下
2019-06-22更新 | 682次组卷 | 18卷引用:【校级联考】广东省汕头市达濠华侨中学,东厦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质检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王家范、谢天佑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A.小农经济非常脆弱
B.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C.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
D.小农经济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
2019-06-20更新 | 289次组卷 | 69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汉书食货志》在谈到先秦的农业生产时说,“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还沪核桑,菜茹苻畦,瓜瓠果,殖于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这种生产体现的特点是
A.男耕女织
B.精耕细作
C.自给自足
D.因地制宜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