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小农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下图为宋朝画家王居正的《纺车图》,并有元朝赵孟頫题诗云:“田家苦作余,轧轧操车鸣。母子勤纺织,不羡罗绮荣。”下列对此评述,正确的是
A.体现了宋元时期纺织业的发展状况
B.反映我国古代社会经济形态多样化
C.体现传统经济下民众勤劳安宁的生活状态
D.反映民营手工业进步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下列对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提高生产者的积极性
②阻碍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
③最早出现于商周时期
④往往导致人地矛盾突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18-04-08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第三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此其分事也。
——《墨子》
材料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晁错《论贵粟疏》
材料三: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锻工立花桥,纱工立广化寺桥。
——(乾隆)《苏州府志》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的中国古代主要的经济形式是什么? 其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这种经济形式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3)根据材料二归纳这种经济形式下生产者的处境。
(4)针对这种经济形式,历代封建统治者都采取了什么政策?(2分)试简要评述这一政策?
(5)根据材料,你获得有关明清时期近代文明萌发的怎样的历史信息?
2016-11-18更新 | 9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海南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