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小农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耕织图》是反映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状况的重要文物。下面是绘制于清朝雍正年间的46幅《耕织图》组图中的两幅。


《耕图之二·耕》     《织图之十九·经》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特点。

材料二   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土特产品出口量简表

品名1843年1855年
1300多万斤8400多万斤
1000多包56000多包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经济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



(3)概括最前两个年份之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分析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
2020-07-2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耕织图》是反映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状况的重要文物。图1、图2为绘制于清朝雍正年间的46幅《耕织图》组图中的两幅。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特点。

材料二   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土特产品出口量简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经济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



(3)请从材料三的图中任意选取两个年份,概括这两个年份之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分析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唐宋时期,长江下游地区土地利用主要以土地开垦、扩大耕地面积为主要特征;明清时期,则从土地开垦转向农田改良,注重多种经营,集约利用土地资源。这一变化
A.应对人口急剧增长的挑战B.导致小农经济的解体
C.启动农产品商品化的趋势D.改变传统的经济政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战国时期,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可以养活六到九人,甚至十人,这就使得“五口之家”或“八口之家”的小农经济发展起来。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铁犁牛耕的推广B.统一趋势日益增强C.商鞅变法的推动D.各诸侯国兴修水利
2021-01-25更新 | 341次组卷 | 36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战国时期的战争与春秋相比,除战略目的、作战方式等方面发生变化之外,战争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作战双方在一场战役中,动辄出动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军队,长平之战后秦军一次坑杀赵军四十万。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快速增加B.改革的展开使各国国力强大
C.以家庭为单位小农经济发展D.统一历史趋势推动战争扩大
6 . 在出土的汉简牍资料中,记载了明乐奴所卖土地的面积35亩和地价900钱,立契约是需要有人在旁边作证的。若“丈田即不足,计亩数还钱”。地节二年(前68年),巴州杨罿买山刻石,“直线千百,作业冢,子孙永葆其毋替”。由此可以推知,西汉中期
A.国有土地出现私有趋势B.国家法律体系完备
C.土地的商品化特征明显D.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7 .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孕育并产生了新的经济因素,这有利于中国经济逐渐走向近代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

——唐王维《丁寓田家有赠》

材料二   (苏州)生齿(指人口)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织布机上的主要部件)而户纂(赤色的丝带)组(宽丝带),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明神宗实录》卷三六一

材料三   机器制造创于泰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而效行于中国……天津麦面盛行,今秋又有宁人(指朱其昂)购来磨面机器一座,在紫竹林招商局下开张磨坊,名曰“贻来牟机器磨坊”。日计焦煤若干,及用机器司务两人外,又需小工十余人,开销似乎过费。然事半功倍,出面极多;且面色纯白,与用牛磨者迥然不相同。

——1878年12月14日《申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机户”与“机工”之间的关系及这种“关系”在当时发展缓慢的主要政策原因。
(3)据材料三,说明贻来牟机器磨坊是什么性质的企业。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类企业在近代中国产生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
2019-07-04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中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宋代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普遍以兼业的方式从事手工业小商品生产、小商业经营、小雇佣劳动,从而出现小农、小工、小商的三位一体化趋势。这一趋势
A.冲击了地主所有制经济
B.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增强了小农经济的韧性
D.制约了农业生产的提高
2018-06-08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西河池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反映明代太湖地区农业生产的著作《便民图纂》记载:“男子园中去采桑,只因女子喂蚕忙,蚕要喂时桑要采,事须分管两相当。”这反映了当时该地
A.农民生产生活的艰辛
B.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
C.家庭生产的经营形式
D.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018-06-22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古代中国经济长期领先于世界,深刻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卜风贤《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评价》

材料二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以后)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至隋唐农业发展的趋势。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西“商业革命”的不同表现,分析两者结果迥异的根本原因。

2018-05-04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