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小农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3 道试题
2024·四川成都·一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明代《新刻天下四民便览三台万用正宗》中载有描绘农具制作、果木种植嫁接、蔬菜移栽等场景的全新耕织图(下图)。这可用于说明,明代(     

A.农业生产精耕细作B.农具制造工艺革新
C.种植物种日渐增多D.集体劳作形式盛行
2023-12-16更新 | 2031次组卷 | 13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下图位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2019-01-30更新 | 5110次组卷 | 74卷引用:广西宾阳县宾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
3 . 明清时期,在江南、华南的一些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这一现象表明,明清时期上述地区
A.农业生产出现衰退B.人口变动导致粮食需求减少
C.普通农户收益锐减D.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
2017-08-04更新 | 6867次组卷 | 125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

——摘编自《明清经济史》


材料二 
为解决人口压力,康有为认为,“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人迹既少……早谋移徙”。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到民国时期,有人认为,“人口增加是无止息的,食料的增加是越来越困难的。即使我们能开垦荒地、改良农业、增加生产,总是赶不上人口增加的快”;至于工业化一途,因需要大量投资,短期内难以搞成。因此很多人认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

——据《中国人口发展史整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清朝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并简要评价。
2016-11-27更新 | 5028次组卷 | 46卷引用:广西桂林市桂林中学2017届高三6月考前适应性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西汉初年,皇帝找不到颜色相同的四匹马来驾车,将相大臣甚至只能乘坐牛车;到汉武帝初,普通百姓也拥有马匹,“阡陌之间成群”。马匹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稳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B.西域良马引进与马种改良
C.游牧民族大规模地移居中原D.长期和平使战马消耗减少
2019-01-30更新 | 3069次组卷 | 53卷引用:广西玉林市兴业高级中学2018年春季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卷
6 . 《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藉田”;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后来,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这反映了
A.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 格奉行B.古代政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
C.重农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D.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2019-01-30更新 | 2292次组卷 | 50卷引用:广西桂林市桂林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里面记载的农具和农艺几乎都是两汉时期的,南北朝时期的农具和农艺反而几乎没有介绍。这反映了南北朝时期
A.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动B.先进的耕作方式主要分布在南方
C.北方小农经济发展滞缓D.地方割据不利于农业技术的交流
2021-11-03更新 | 607次组卷 | 3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十四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如表为明清时期中国农业发展概况(部分),据此可以得出
年份人口(百万)粮食产量(千吨)种植面积(百万公顷)
粮食全部作物
1400722052019.824.7
16501233505532.040.0
17502607410048.060.0
182038110858559.073.7

A.人地矛盾得到了彻底解决B.粮食需求的压力有所缓解
C.土地兼并现象受到了抑制D.生产力水平有了质的突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下图反映的是
A.“小国寡民”的生活图景B.小农经济的生产形式
C.儒教“夫为妻纲”的伦理观念D.“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关系
2016-11-27更新 | 2418次组卷 | 20卷引用:广西贵港市高级中学2018年春季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开始向土地实际耕种者征收租税,有“粟米”,还有“布缕”等。材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A.国家赋税过于繁重B.井田制已经彻底瓦解
C.自然经济雏形显现D.小农经济正逐步确立
2021-08-26更新 | 341次组卷 | 5卷引用:广西柳州市柳江实验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