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小农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了宋代,农业技术的进步、高产作物的引进和推广(宋朝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相当惊人。据蒙文通先生考证,唐时平均每亩产量约1.5石(唐比汉代高50%,而宋代平均每亩产量约2石,比唐代高约30%。)、以土地自由买卖和契约化为主要特征的私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确立、税赋制度的优化、佃农地位的提高,为城市经济的繁荣创造了条件,宋代统治者对商业的重视,使得城市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冲破了传统“市坊”格局的限制。

——《汉唐与两宋城市商业发展的若干启示》

材料二   宋朝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

——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两宋时期农业发展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农业的发展变化对两宋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2022-03-23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里提道:“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蜀汉江陵千树橘⋯⋯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东汉王充在《论衡》中也说:“地性生草,山性生木,如地种葵韭,山树枣栗,名曰美园茂林。”以上材料反映了汉代食物资源的开发(     
A.积累了丰富经验B.强调要因地制宜
C.取决于自然环境D.实现了家给人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唐敬宗曾颁布诏书强调:“农业的关键在于耕牛,考虑到小农们从事农耕较为辛苦乏累,必须考虑赏赐给他们耕牛。”唐宣宗也曾经说:“考虑到农耕主要依赖牛力,对屠宰耕牛的行为必须制定严厉的刑法加以禁止。”唐朝皇帝的这些认识
A.立足于封建统治基础的巩固B.反映了生产方式的革命性变化
C.彰显了封建皇帝的怜悯之心D.折射出耕牛在社会上地位崇高
2021-06-10更新 | 96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郊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礼记》记载周礼中规定“诸侯无故不杀牛”;《汉律》规定“不得屠杀少齿”,即不可以宰杀青壮的耕牛,老病的牛才可以宰杀。这反映出中国古代
A.平民饮食结构的单调B.农耕经济占主导地位
C.法律保护稀有的动物D.宗法制逐渐趋于消亡
2021-07-25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唐初,有人作诗云:“吾有十亩田,种在南山坡。青松四五树,绿豆两三窠。热即池中浴,凉便岸上歌。遨游自取足,谁能奈我何?”该诗
A.反映了自耕小农的生活理想B.记录了庄园经济的生产特征
C.凸显了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D.寄寓了导人向善的济世情怀
2022-07-1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在中国封建时代,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业品”。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小农经济
A.领先世界的技术水平B.精耕细作的耕作方式
C.发达的水利灌溉工程D.自给自足的经营方式
7 . 时间观念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农业社会时期的时间观念最初是模糊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公鸡打鸣、以太阳月亮扮演着钟表的角色。从生活经验出发,在长期的劳作中,传统农业社会的先民在观察记录的基础上渐渐发现时间是有周期性的。不同农业文明制作了各种简易计时器以及制定了历法来指导家事。如日程。

——摘编自郭海燕(大众媒介对时间的呈现与影响》

材料二   自工业时代以来,时钟时间就被视作时间的代名词。借助于自然科学的崇高地位以及计时技术本身在工业化生产中的作用,时钟时间在工业社会中获取了无与伦比的绝对权威。时钟技术的核心部分是表针的匀速运动,这使时间在人们头脑中形成了“在流逝”的形象,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树立了“准时、公平”的权威地位。历史必须沿着时钟时间才能继续下去,管理活动也必须严格限制在时钟时间之内。

——摘编自于飞《论时钟时间观念下管理的弊端》

材料三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类的时间价值观进一步改变。“时间就是金钱”变为“财富就是时间”,时间成为最宝贵的东西。由于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社会财富的增加,劳动者工作日进一步缩短。于是,劳动者拥有的自由时间增加了,可以更多地从事教育、科研、艺术、体育等活动,从而使人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人的本质力量得到充分体现。

——摘编自甘爱平《论近代与现代时间观念的演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农业社会时期时间观念形成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时代时间观念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时间观念演变的认识。
2022-07-05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无论是从考古发现上看,还是从传世文献上看,耜和未都是中国最古老的农具。《易经·系辞》记载,伏袭氏之后兴起的种农氏,砍削木头做耜,弯曲木头做未,将两种利器传播至天下。在山东嘉祥武梁祠东汉画像砖中,人们.发现了一幅(神农氏耕作图)(如图所示),描绘的是神农氏弓步俯身持未耕作的场面,画侧题有:“种农氏,固宜教田,碎土种谷,以振万民,"神农氏生活的准确年代已不可考证,故人们一般认为他生活在黄帝同时代或稍早的炎帝时期,考古年代与河姆渡遗址第一期遗存接近。2002年,使西考古工作者在宝鸡市关桃园遗址发掘出一批骨耜,这些骨耜距今约7000年,多为鹿的肩胛骨经削磨制成的,刃端有不同的形态。与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相比,关桃园遗址的骨耜可能与传说中的未知发明者神农氏的关系更加密切。


——摘编自许永杰《农耕星火》

材料二   先秦时期的器物表面、汉魏时期的画像砖以及五代唐宋的石窟壁画中,都有关于耕织主题的绘画留存。到了宋代,由文人西家创作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记录男耕女织生活的《耕织图》问世。南宋初年,于潜县县令绘制了45幅《耕织图》,分《耕图》和《织图两部分,其中《耕图》呈现了水稻生产从浸种到入仓的21个步骤,《织图》汇总了养蚕与丝织从浴蚕到剪帛的24个步骤,每个步骤均配以图画和五宫律诗。推广耕作、丝织技术。促进农田的开垦、丝织的发展是绘制《耕织图》的主要动机,很快,在(南宋)高宗的嘉奖和士大夫的推广下,《耕织图》的影响进及当时整个江南地区。不仅如此,《耕织图》在后宫也颇有人气,吴皇后命画工临摹此图的“委织”部分,并依据自己的亲身经验让画工作了全面修改,且加以题注,对蚕桑种植和丝织生产过程进行了更为详尽的描绘和说明。

——摘编自张所字《<耕织图>:展现农耕文明的美丽画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发明耒耜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分析《耕织图》受到推崇的原因。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神农氏耕作图》和《耕织图》所共同反映的经济形态。
2022-08-0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春秋战国之际,一些新兴地主和富裕农民打乱原有的井田“经界(土地的分界)”,垦占土地并据为己有。这一现象表明.
A.铁犁牛耕得到推广B.土地兼并日益加剧
C.农业领域出现变革D.小农经济日渐盛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据《史记》记载,楚吴为了争桑而战争;漆园和果园的经营、漆树的种植在《诗经》有体现;南方种植的果树主要是柚、抽,北方则是枣、栗,这些在《战国策》《史记》中均有记载。由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
A.农作物种类较为丰富B.区域经济发展均衡
C.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D.农产品开始商品化
2021-07-22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