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1 . 《新全球史》记载,公元前6世纪,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史料是
A.“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B.“除井田,民得卖买”
C.“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D.“一人治之,十人食之”
2 . 到战国末期,来源于土地开垦的新县数量远远高于被吞并小国变成的县的数量,这主要是因为(  )
A.铁犁牛耕B.商鞅变法C.兼并战争D.奖励垦荒
2020-09-03更新 | 547次组卷 | 14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河南宋基信阳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下表是20世纪80年代出土的东汉时期牛耕画像石分布情况表。该资料
A.可用于研究小农经济的发展B.说明新的耕作方式开始出现
C.印证了北方生态平衡被破坏D.反映南方农业生产力水平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近年江西新干出土了一批商代青铜农具,有犁、耜、斧、铲、镰等,种类较为齐全。某些类型的农具还是首次发现,更无使用之痕。不少农具铸有云纹、兽面纹、蝉纹等具有神秘意义的纹饰,绝非一般农具所能铸刻。这反映出(     
A.青铜农具最早出现于江西新干B.成套青铜农具有利于精耕细作
C.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D.全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2020-07-12更新 | 9466次组卷 | 125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南召衡越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东汉末年,曹操在许下和各地置田官,大力发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曹操实行屯田,客观上
A.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B.推动了农业商品化进程
C.促进了中原人口南迁D.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
2020-07-09更新 | 10660次组卷 | 87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这说明宋代
A.土地利用效率提高B.发明翻车提高了生产力
C.区域经济发展均衡D.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
2020-07-08更新 | 13504次组卷 | 119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濮阳职业技术学院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测试(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导致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诸侯国相继承认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B.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C.封建的剥削方式逐步产生并发展D.战国时各国进行变法确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2020-05-22更新 | 547次组卷 | 52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南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9 .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时人们已认识到水与土是农业的基础,“食之所生,水与土也”。宋国的农业灌溉条件也比较优越,宋境内有睢水、获水、扳水等水流,当时人们在睢水筑起堤防,旱时便可决水灌田。这些水流不仅利于宋境的农田灌溉,也使水上交通得以便利。

——摘编自新民《春秋战国时期的宋国经济》

材料二   “西门豹引漳水灌邺,以富魏之河内”“(水工郑国)凿泾水自中山西。渠就用注填瘀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古代容量单位)。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河渠书》


(1)根据材料一,分析宋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并说明其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商鞅变法的有关知识,说明战国时期水利工程修建的主要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春初砍山,众木尽噘。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灭之,借其灰以粪。明日雨作,乘热下种,即苗盛倍收。”这种耕作方式开始被铁犁牛耕所取代是在
A.商代B.西周C.春秋战国D.西汉
2020-04-20更新 | 160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一3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