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1 . 下列文字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②“宗庙之牺(指宗庙中用来祭祀的牛)为畎亩之勤”
③“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④“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A.④①②③B.④①③②C.④②③①D.②④③①
2020-03-07更新 | 640次组卷 | 64卷引用:2014届河南省郑州四十七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2 . 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对古代中国经济形态的主要影响是导致
A.自然经济的产生B.小农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C.商品经济的活跃D.集体耕作方式的发展
3 . 如图为汉、唐耕犁对比示意图。它反映了
A.劳动生产经验中总结出科学理论B.农用动力出现革命性的变化
C.农具的改进蕴含朴素的科学原理D.科技成就以实用性发明为主
4 . 黄河古称”河”“河水”。《诗经》中曾描述其水“清且涟猗”,战国时河水已经浑浊。“黄河”一词出现于汉代,但是直到唐宋时期才被广泛使用。黄河名称的变化
A.折射出农耕经济的发展
B.体现环保意识的增强
C.反映出经济重心的南移
D.表明水利观念的更新
2019-10-18更新 | 817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南省淮滨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
5 . 图一到图二两则史料的变化可以直接用来论证

     图一骨耜          图二铁犁
A.我国古代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B.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C.我国古代经济结构的变化
D.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2019-08-24更新 | 564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下列各项中有利于中国古代精耕细作技术发展和成熟的有
①耧车与曲辕犁等先进生产工具的发明使用
②垄作法、代田法、耕耙耱等技术的推广使用
③经济重心的南移
④农作物品种的交流与引进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目前出土的汉代牛耕图画像石共有多幅,其分布如下:
出土省份出土地点
陕西米脂、绥德、西安碑林、陕北
山东滕州、邹城
山西平陆枣园
内蒙古和林格尔
江苏泗洪重岗、睢宁双沟镇

从中可以得出的最恰当的结论是
A.汉代时陕西是全国经济中心
B.山东的农耕技术在汉代最先进
C.汉朝时牛耕的使用范围较广
D.汉朝时牛耕的使用范围已经遍及全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西汉后期至东汉,虽然农村受到高利贷盘剥和天灾人祸等影响,农民的处境不断恶化,但是占有一定土地的自耕农,在全国人口中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当时
A.铁犁牛耕的逐步推广
B.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统治者“无为而治”
D.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
2019-07-02更新 | 1166次组卷 | 28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第四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牛在中国作为勤奋、力量、镇邪、诚实、吉祥、丰足的象征,其形象已深深地融入中华文化之中,形成诸如“鞭春牛”“送春牛图”及“舞春牛”“唱春牛”“跳春牛”“春牛会”等灿烂的“春牛”母题民俗文化。“春牛”文化的形成发展主要缘于
A.个体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
B.重农抑商政策的长久推行
C.农耕文明不断发展
D.政府重视农业生产
2019-06-13更新 | 222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