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明代正德年间《姑苏志》中记载当地“农既专力,其用心自精,占测气候,详密多验。由元旦至于岁暮,凡风云肠雨之变,潦旱丰歉之兆,趋避弛张之宜,咸有口诀韵语,汇类极繁”。这反映了,古代中国(       
A.农业生产注重了精耕细作B.理学观念渗透到生产实践
C.农学发展有一定神秘色彩D.土地利用率得到有效提升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耕织图”是中国古代表现农业生产的图画。已发现的汉代牛耕图皆位于北方州郡,南方地区尚未发现牛耕图像。这些农耕图像的题材内容从表现人力锄耕逐渐变为“徙民屯田,皆与犁牛”。嘉峪关魏晋墓室耙地图有两幅,一幅系“二牛一人式”,一幅展现了另一种播种方式:前面一妇女播撒种子,其后一男以耰(yōu)打碎土块以覆盖播撤下的种子。唐五代时期的牛耕图多数展现了“二牛一人式”的耕作方式,少数为“一牛一人式”,主要发现于陕西三原李寿墓及甘肃莫高窟等地,且数量较多。宋代是我国耕织图发展的重要时期,楼璹(shú)绘制的《耕织图》系统描绘了南方农业耕作生产的全过程,后世依照楼图临摹和翻刻者众多。清代耕织图的创作最初由帝王命宫廷画师临摹楼图作画,再由帝王亲自题写诗文,装裱成为完整的书画作品后择其优者刊刻印行,刻立石碑,形成了形态各异的“耕织图”文献,或深藏清宫、或赏赐王公、或立碑长存、或流布民间、或广传海外。

——摘编自张铭《历代<耕织图>中农业生产技术时空错位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历代耕织图呈现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耕织图对研究古代百姓日常生活的史料价值。
2021-12-27更新 | 2899次组卷 | 20卷引用:湖北省2023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下表为汉武帝、汉成帝时期关中地区的农业发展概况表。据此可知,当时
A.关中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高B.物种交流解决了北方的人地矛盾
C.关中农耕文化的影响力较强D.农业技术推广推动经济重心南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西汉时期对土地集约使用的情况,在关中地区和黄河流域东部平原地区相对更为普遍,在黄河与汉水上游之间的地区也样。而在南方长江流域的肥沃土地上,则仍在使用简单的刀耕火种的农作方式。据此可知,当时
A.南北经济发展差距明显B.南方小农经济发展严重受阻
C.灌溉农业普遍得到发展D.政治中心地带经济尤为繁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表格数据反映的经济现象会导致哪一结果
时间人口(人)人均土地(亩/人)
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2735546232.54
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1027500006.89
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2080957963.56

A.自然经济逐渐走向瓦解B.精耕细作农业进一步发展
C.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D.铁犁牛耕在江南开始推广
6 . 据史书记载,宋真宗咸平年间(998-1003年),官方在襄阳屯田,一次就从荆湖民间买牛700头;绍兴七年(1137年),大臣薛弼在荆襄屯田,一次从四川民间买牛3000头。这说明当时
A.土地兼并形势严峻B.牛耕技术趋于成熟
C.官方垦田倚重畜力D.经济格局发生变动
7 . 下图是某考古资料对秦汉时期的墓葬、村落遗址和冶铁遗址出土的铁制农具的统计情况。该图客观上反映了秦汉时期
A.官营手工冶铁业发达B.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
C.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D.铁器已得到全面的推广
2021-01-22更新 | 298次组卷 | 26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8 . 下表为两汉时期农业发展概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牛耕技术已普及全国B.犁耕技术已经基本定型
C.耦犁是牛耕主要形式D.政府注重犁耕技术推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春秋战国之交,人们已发明了展性铸铁,如洛阳出土的空首铁镈(锄田去草的农具)和长沙出土的小铁臿(掘土的农具)就是用展性铸铁铸造的,这种镈和臿比青铜锐利、坚韧。这可以佐证当时
A.铁制农具已被普遍使用B.粮食产量得到显著增长
C.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耕作方式有了较大改进
10 . 下图所示为西汉时期出现的一种耕作方法。这一耕作方法所具有的优势是
A.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B.可合理利用农时与节令
C.降低对自然条件的依赖D.扩大了土地的耕作面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