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7 道试题
2022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填空题 | 容易(0.94) |
1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①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②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
③“男耕女织”式自给自足的________经济成为中国农村的主要经营方式。
2022-06-02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经济-【晨读晚背】2022年高中历史一轮复习默写记背(经济史)
2022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填空题 | 容易(0.94) |
2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耕作方式的进步
①原始社会:“刀耕火种”
②春秋战国:精耕细作(铁犁牛耕)
春秋战国时期农用动力方面的革命:牛耕的出现
③汉代的发展:汉代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杠法,东汉某些地区已出现一牛挽犁;
________(耕犁基本定型)。
2022-06-02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经济-【晨读晚背】2022年高中历史一轮复习默写记背(经济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图为春秋晚期的牺尊,出土于山西省浑源县,作牛形,牛腹中空,集盛酒、温酒为一体,牛鼻穿有一环。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它体现了贵族的奢靡生活B.当时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C.当地的牛耕技术广泛应用D.牲畜驯化影响了政治生活
2022-05-12更新 | 305次组卷 | 7卷引用:中国古代史核心考点05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核心考点精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唐代明确提出了“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的生产指导原则。从《杂说》中可以看到唐人“少好”的基本做法是:仔细规划、多种经营、精耕细作、多种多收。这说明唐代(       
A.农业生产方式发生质的变化B.人地矛盾推动农业结构调整
C.集体劳动方式不断得到强化D.农业生产呈现集约经营特征
2022-04-02更新 | 284次组卷 | 4卷引用:查补易混易错02 古代中国经济-【查漏补缺】2022年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过关(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20世纪50年代后,在河南、山东、北京、江苏等地相继发现了许多汉代冶铁遗址;其出土的铁农具类型齐备,从开荒整地到收获加工,拥有一套完整的农具体系。据此可推知
A.铁犁牛耕已在西汉得到普及B.汉代冶铁技术取得长足发展
C.汉政府重视官营手工业发展D.汉代农业精耕细作技术进步
2022-03-31更新 | 279次组卷 | 4卷引用:查补易混易错02 古代中国经济-【查漏补缺】2022年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过关(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汉书·食货志》记载: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在陕、甘一带推广牛耕和“以人挽犁”,提倡“代田法”,进而各郡“遣令长、三老、力田及父老善田者受田器,学耕种养苗状”。这反映出,当时政府
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B.以劝农来考核地方官吏
C.重视边疆地区开发D.注重推广先进生产技术
2022-03-31更新 | 332次组卷 | 5卷引用:二轮拔高卷7-【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广东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王安石在变法期间大力推行淤田法,即利用决水的办法,把河水中挟带的肥沃的淤泥,漫浸到田地里,使不毛之地成为沃壤。对此,作为变法反对派的苏辙也承认,黄河所淤“宿麦之利,比之他田,其收十倍”。据此可知,淤田法
A.弥合统治阶层的内部分歧B.加重百姓的劳役负担
C.传承精耕细作的农业特色D.推动经济重心的南移
2022-03-31更新 | 422次组卷 | 4卷引用:二轮拔高卷6-【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广东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图为古代铁锸图。锸由木耜发展而来,最初完全为木制,后来才演进为木叶上套铁刃。汉代出土文书中,锸多写为“木臿”。据此可知
A.器物变化滞后于文字的变化B.铁农具未完全取代木器农具
C.封建政府统一文字成效显著D.汉代文书繁密导致漏洞百出
2022-03-09更新 | 224次组卷 | 5卷引用:第2题-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江苏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据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记载,北方农民“常在桑田中间用锄耕地,密植绿豆、小豆等作物”,既收获了豆类又“润泽益桑”。据此可知,当时北方地区
A.人地矛盾日益突出B.农民普遍缺少耕牛
C.农作技术已较成熟D.轮作农业开始出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佛山出土的汉代水田模型显示,田埂将水田分为六块,分别有犁田、插秧、收割、脱粒、堆肥等劳作场景,与史籍对汉代区田法的记载契合。这反映汉代
A.小农经济模式已经成型B.农业生产关系发生变化
C.农业生产追求精耕细作D.农业发展成为撰史主题
2022-03-05更新 | 207次组卷 | 3卷引用:第03讲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