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耕作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进步,最明显的是
A.出现了曲辕犁B.使用二牛一人的耕作方法
C.开始刀耕火种D.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广
2022-03-03更新 | 569次组卷 | 17卷引用:第02讲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下表为唐代西州青苗簿中各类田宙自及出租情况的相关记载。这一记载可以用来说明
种类亩数自佃出租
官田107亩200步8亩99亩200步
寺观田56亩220步10南120步46亩100步
百姓田326亩200步131亩120步195亩80步
A.个体农耕方式的盛行B.寺院经济的急速扩张
C.土地兼并的日益严重D.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2022-03-03更新 | 217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11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与税收制度-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考古发现统计,至今已发现的东汉牛耕图遗迹有60多处,分布于许多地区,北到辽宁、内蒙古,西到新疆、甘肃,南到四川、贵州、广东、福建,东到山东、江苏等地。这说明当时( )
A.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已经成熟B.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基本持平
C.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逐渐推广D.豪强地主兼并土地得到了抑制
2022-01-22更新 | 135次组卷 | 16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经济史-考点22古代中国农耕经济
4 . 下图为河南南阳市邢营汉代画像石墓出土的“耕耘乐舞百戏图”。图的下层右端为耕耘图:右部为一农妇,梳髻,着长襦,左肩掮锄,柄端系一壶罐,锄部挂一篮状物,似在担浆送食。其前为庄稼地,长满禾苗,田间一农夫,头戴尖顶冠,裸露上身,正努力耕耘。据此可知,当时
A.农耕技术向中原地区扩展B.精耕细作的农业开始形成
C.土地利用率得到显著提高D.生产中呈现小农经济模式
2022-01-10更新 | 191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4 2022年“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5 . 下面是一幅河南南阳出土的汉代斗牛画像砖的拓片。除斗牛之外,还有投壶、搏击、拳术、田猎、射鸟等数十种和体育有关的画像。据此可知汉代
A.文人画创作蕴含农本观B.铁犁牛耕活动开始出现
C.体育锻炼成为时代主流D.民俗活动关注强身健体
2022-01-07更新 | 125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3 中国冰雪运动- 从冰嬉盛典到冬奥盛会-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耕织图”是中国古代表现农业生产的图画。已发现的汉代牛耕图皆位于北方州郡,南方地区尚未发现牛耕图像。这些农耕图像的题材内容从表现人力锄耕逐渐变为“徙民屯田,皆与犁牛”。嘉峪关魏晋墓室耙地图有两幅,一幅系“二牛一人式”,一幅展现了另一种播种方式:前面一妇女播撒种子,其后一男以耰(yōu)打碎土块以覆盖播撤下的种子。唐五代时期的牛耕图多数展现了“二牛一人式”的耕作方式,少数为“一牛一人式”,主要发现于陕西三原李寿墓及甘肃莫高窟等地,且数量较多。宋代是我国耕织图发展的重要时期,楼璹(shú)绘制的《耕织图》系统描绘了南方农业耕作生产的全过程,后世依照楼图临摹和翻刻者众多。清代耕织图的创作最初由帝王命宫廷画师临摹楼图作画,再由帝王亲自题写诗文,装裱成为完整的书画作品后择其优者刊刻印行,刻立石碑,形成了形态各异的“耕织图”文献,或深藏清宫、或赏赐王公、或立碑长存、或流布民间、或广传海外。

——摘编自张铭《历代<耕织图>中农业生产技术时空错位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历代耕织图呈现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耕织图对研究古代百姓日常生活的史料价值。
2021-12-27更新 | 2934次组卷 | 20卷引用:三年(2021-2023)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2古代中国的经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图是山东某处景点的石刻画《孔子周游列国图》。石刻画都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对此画包含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石刻画再现了春秋时期风貌B.这幅石刻画创作于战国时期
C.石刻画再现了耦犁耕作场面D.此石刻画雕刻于唐代或以后
2021-12-23更新 | 159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4 2022年“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春秋战国时期,铁制耕犁开始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使用;秦汉以来不断更新,除犁铧全铁外,还出现了便于深耕和碎土的犁壁;唐朝江南地区出现了操作灵活方便的曲辕犁。耕犁的变化
A.反映冶铁技术水平的重大突破B.有利于精耕细作生产方式的发展
C.推动了二牛一人犁耕法的形成D.使南方地区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2021-12-23更新 | 446次组卷 | 6卷引用:解密15 选择性必修二 经济与社会生活(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全国通用)
9 . 世界上多数的早期文明区域,不但天文历法、数学等相关学科获得了较早、较快的发展,而且大都发明了灌溉工具、修建、疏、维护水利工程也往往被当作地区发展的大事。上述现象集中反映了
A.天文历法的历史悠久B.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
C.水利灌溉的不可或缺D.农耕文明的发展要求
2021-12-10更新 | 455次组卷 | 17卷引用: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202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思维导图+重难点突破(选择性必修二)
21-22高三上·江苏南通·期中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图是出土于江苏徐州睢宁的东汉“牛耕图”画像石(局部)。画面中心为一农夫,左手扬鞭,右手扶犁,正在驱牛犁地,他身后是一少年提着篮子正在播种。画面的上方一年轻妇女弯腰挥锄劳作,一老婆婆挑担送饭到田头。旁边有一辆装着东西的双轮车,车上还有三只小鸟,车旁卧着一条小狗,左上角还有一头小牛犊在田边奔跑。



从图文材料中提取三个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说明。(要求:所提取信息有效,表述成文,论据准确,逻辑清晰。)
2021-12-01更新 | 137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4 2022年“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