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为先秦时期关于铁的文献记载。据此可知
出处记载
《诗.秦风.驷鐵》有“驷骥孔阜”之句。驊(tie)言马色黑如铁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晋国用铁铸刑鼎,鼎.上铸有范宣子的刑书,铸鼎的铁是作为军赋向民间征收的
《吴越春秋》使童女童男三百人鼓橐装炭,金铁乃濡,遂以成剑。
A.铁的应用范围较广B.政府支持冶铁业发展
C.南北经济差距明显D.官营手工业规模扩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唐代的曲辕犁克服了汉代直辕犁“回转相妨”的缺点,操作起来更为灵活自如,尤其便于转弯,这对于“其田高下阔狭不等”的“南方水田”来说,是最为适用的,由于其较早出现于唐代的江南地区,所以又称为“江东犁”。这证明曲辕犁的使用(  )
A.推动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B.有助于土壤保持其肥力
C.顺应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D.促进了土地制度的变革
3 . 下图是魏晋时期西北地区的画像砖。这反映出当时
A.男耕女织生产方式的形成B.集体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
C.农业耕种方式有很大发展D.古代犁耕技术的日益成熟
2020-12-29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1届高三12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战国时期,人们发明了轮作制;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土地实行休耕制;宋代以后,人们广泛采用梯田耕作法。这些做法
A.旨在减少土地水土流失状况B.扩大了土地开垦面积
C.蕴含了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D.提高了土地利用强度
2020-11-26更新 | 311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信阳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回顾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国语晋语》记载:“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通过这则材料,我们能够获得的直接信息是
A.春秋时铁犁牛耕为宗庙供奉之物B.战国时期宗法制盛行
C.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广泛使用D.春秋时期牛耕出现
6 . 《氾胜之书》提出“种禾无期,因地为时”。《齐民要术》则提出播种施肥要讲“时宜”,南宋《农书·六种之宜》说“种莳之事,各有攸叙。能知时宜,不违先后之叙,则相继以生成,相资以利用,种无虚日,收无虚月,一岁所资,绵绵相继。”材料本质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季节性强B.中国农业重视“因时制宜”
C.中国古代农业是精耕细作农业D.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力水平较高
2020-11-16更新 | 191次组卷 | 28卷引用:河南省上石桥高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图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粮食总产量及人均占有量的柱状图。据此可知
A.古代农业生产模式未发生质变B.土地兼并是古代农业发展的桎梏
C.两宋时期农业生产发展水平高D.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芍陂在安徽寿县南,约建于公元前597年。据《水经注》记载,芍陂堤防长达一百二十里,曹魏时可灌田一万顷。由于芍陂的兴建,寿县一带成为著名的产粮区。芍陂的成功修建主要缘于
A.铁器的使用B.井田制的瓦解
C.秦国实力强大D.中央集权的建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据统计,从汉朝到清朝耕地总面积增长仅不到65%,人口总量却增长数倍,人均耕地面积从14亩减到2亩左右。下列选项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A.重农抑商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B.土地兼并导致了农业劳动力的严重不足
C.精耕细作的农业支撑了传统社会的发展D.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严重阻碍社会转型
2020-11-14更新 | 1513次组卷 | 24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竞相改革成为时代风潮。推动这一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战争频繁B.诸侯争霸C.百家争鸣D.铁器和牛耕的推广
2020-11-01更新 | 599次组卷 | 27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励德双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