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2 道试题
1 . 下表为据《汉书·食货志》简编而成的《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

该表信息主要反映出(     )
A.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B.耕织结合的经营方式
C.西汉社会生活成本高D.小农经济具有局限性
2021-06-2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实验班)试题
2 . 有学者指出,在中国古代所有的生产工具里,农具的数量一直占据首位,在农具中又以整地农具居多。下列使我国的整地农具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并且开始定型化的标志是(     )
A.铁犁冠B.二牛一人耕作方式C.耧车D.曲辕犁
2021-06-2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防城港市防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秦汉四百多年间,我国的传统农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其速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这一时期农业的发展主要是由于
A.小农经济的逐渐形成B.铁农具和牛耕的推
C.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D.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
4 . 战国初年李悝为魏相,颁行“尽地力”的教令,指出治田勤谨还是不勤谨,每亩将增产或减产三斗,在方圆百里可垦田600亩的范围内,粮食总产的增减幅度为20%。荀子也认为,如好好种田,可以亩产“数盆”,等于一年收获两次,潜力很大。这表明中国古代农业生产重视
A.扩大耕地面积B.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C.增加从业人口D.总结精耕细作经验
5 . 下列出现于隋唐时期的是
A.B.
C.D.
2021-06-17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下表所示为宋元时期河南天中地区农业收割工具的相关记载。由此推知,宋元时期的天中地区
工具用途
主要用于收制稻类作物
主要用于收获高粱、麻类等
主要用于收割麦类作物

A.农业生产力水平较高B.农业灌溉工具得到改进
C.农业、林业均衡发展D.民众饮食结构发生巨变
2021-06-13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7 . 曹魏时期,金城(今兰州)郡守苏则“亲自教民耕种”“其岁大丰收”。具体做法是要求民众将每亩地分成3垄3圳,播种圳时,锄草时将垄土下锄培壅苗根。圳、垄每年互换轮种。材料说明,当时兰州地区
A.农耕经济空前繁荣B.农业技术超越中原地区C.粮食产量持续增加D.精耕细作模式已经形成
8 . 20世纪50年代,我国考古队在河南山东等地相继发现许多汉代冶铁遗址。从遗址可以看出,西汉冶炼工序集中、设备齐全,而且出土铁农具的类型齐备,从开荒整地到收获加工,拥有一套完整的农具体系。这说明西汉时期
A.冶铁技术非常成熟B.铁犁牛耕较为普及
C.铁制农具得到发展D.政府推广“农业技术
2021-06-10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2020-2021学年高二5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在殷墟第三次发掘时,一个坑内就集中出土了1000多把石刀;第七次发掘时,一个坑内又集中出土了440多件石镰和78件蚌器。这些考古文物的出土可反映出
A.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B.井田制下的生产方式
C.当时生产力水平很低D.粮食作物的产量较大
2021-06-09更新 | 1302次组卷 | 19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1届高三仿真卷(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图是出土于甘肃嘉峪关墓葬的3世纪壁画,描绘了耕地、播种、耙地的劳动情景。据此可知当时
A.牛耕技术在全国普及B.牛耕在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
C.家庭农业生产模式已形成D.曲辕犁进一步完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