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主要的手工业部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1 . 据(天工开物)记载,中国古代手工业,以制瓷器为代表,要经过:澄选高岭土,揉泥……绘底样上彩……进窑的排列、封窑、煨柴、开窑等过程,所谓“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由此可知,明代手工业领域(     
A.民营手工业占主导B.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程序分工细致专业D.行业分类繁琐低效
2 . 长久以来,蔗糖在食物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蔗糖是汉武帝时期通过丝绸之路从西域进贡来的珍品。唐太宗曾向印度摩揭陀国派出留学生使团学习制糖技术,制出了品质远胜于西域石蜜、颜色黄白的好糖块。据孙思邈《千金要方》记载,此时蔗糖已用于治肺寒、咳嗽上气等疾病。两宋时期,王灼编写了世界第一部甘蔗炼糖术专著《糖霜谱》。明清时期,中国人发明了世界领先的“黄泥水淋脱色法”,生产出洁白如雪、颗粒晶莹的“白糖”,糖制品成为大众食品,国外销售区域遍及亚洲、美洲、欧洲等14个国家及地区。

——摘编自任小宇《中华帝国视野下的蔗糖史》

材料二   明清以来,中国一直是东亚市场的蔗糖输出大国,台湾甚至被称为“东方甜岛”,中国几乎垄断整个东亚的糖品贸易。19世纪中期以后,随着甜菜机器制糖业快速发展,甘蔗糖业日渐萎缩,由中国主导的东亚糖业旧格局逐渐瓦解。仅1929年,进口洋糖(以甜菜为原料)高达89万吨,价值银元1.5787亿,超过了中国所有民族工业的产值。

——摘编自赵国壮《近代东亚糖业格局的变动》

材料三   甲午战争后,中国糖业由盛转衰,清政府着意扶植糖业发展,同洋糖进行抗争。1898年,户部建议江西等“种蔗之地,广植丰收,购机制造,则岁增之利无算”。1909年,四川总督赵尔巽派人赴日本考察新法制糖,预备回国后正式成立公司,后因辛亥革命爆发而罢。1929年,中国企业家发起国糖保护运动,国民政府给予这些企业家经营特权,并修改关税,保护原料糖进口。然而,由于时局动荡、国力不济等原因,中国糖业发展始终成效甚微。

——摘编自赵国壮:《东亚糖业史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制糖业发展的特点和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近代传统制糖业日渐萎缩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说明从我国近代制糖业发展的结局得到的启示。
2022-11-29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唐代少府监管理百工制作皇室器物,下辖染织署等5署,染织署又下辖25个作坊,包括织造丝绸的10个作坊,5个制带作坊,4个细线作坊和6个练染作坊。这可以用来说明唐代官营纺织业
A.代表当时最高技术水平B.垄断全国市场
C.组织较完善且分工细致D.产品种类多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麻曾经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纺织原料之一,很多成语都提到了麻,如披麻救火、快刀斩乱麻、皂丝麻线和心乱如麻等。到了明代,民间麻的种植量大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更加舒适廉价的棉纺织品的冲击B.西方大机器生产的冲击
C.官营手工业对民间手工业的冲击D.丝织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
2022-05-26更新 | 130次组卷 | 113卷引用:四川省彭州市五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西汉桓宽依据盐铁会议记录编撰的《盐铁论·水旱》曰:“小铁匠们家人相一,父子勠力,各务为善器,……农事急,輐远衍之阡陌之间……民不弃作业,置田器,各得所欲。”文中“小铁匠们”( )
A.其产品具有商品生产的性质B.是官营手工业生产的典型
C.是家庭手工业生产的典型D.其生产具有小农经济的特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汉代私营手工业生产的器物上多刻有“吉语”,如1980年在江苏汉墓出土的一批铜器上就刻有铭文“久不相见,长毋相忘”“长宜子孙”“君宜高官”等吉语。这说明汉代的私营手工业
A.以服务社会上层为主B.专注产品的质量
C.追求产品的品牌效应D.注重营销的策略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五代末到宋代初期,陕西耀州窑受浙江越窑的影响而烧制出刻花青瓷,耀州窑青瓷兼有“越器”之称。这反映了
A.瓷器生产市场化倾向增强B.制瓷业地域差别消失
C.南北间长途贸易活动频繁D.南方制瓷技术的北传
2022-01-27更新 | 130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关于下列两种古代生产工具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工具都是古代农业生产领域重大发明
B.两种工具使用都使人类摆脱了自然力限制
C.两种工具都能够在生产中节省一定的人力
D.两项发明在当时都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9 . 世界著名经济史学家贡德弗兰克认为:“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和城市化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下列史实不能印证材料观点的是
A.交子的出现B.城市中出现了“瓦子”C.高产作物的引进D.制瓷业发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唐代以来,中国瓷器远销欧洲。明末“海禁”后,瓷器出口大幅减少,同时期日本学习中国制瓷技术,生产出色彩艳丽的伊万里瓷,在欧洲广受欢迎。清前期,景德镇出产的瓷器借鉴伊万里瓷的艺术设计,质优价廉,重新占领欧洲市场。中国瓷器再次畅销欧洲的原因是
①制瓷技术保持世界领先   ②艺术设计注重借鉴创新
③官营制瓷业占主导地位   ④国内民众的购买力下降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1-09-06更新 | 4284次组卷 | 28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遂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