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主要的手工业部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下图所示为山东出土的汉代酿酒示意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酿酒业不受政府管控B.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C.手工业生产分工细密D.山东地区粮食充足
2022-07-2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京云锦与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广西的壮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南京云锦工艺独特,用提花木机织造,必须由提花工和织造工两人配合完成,两个人一天只能生产5~6厘米,至今仍无法用机器替代。云锦被用于皇家服饰,用料考究,织造时不惜工本、精益求精。一幅78厘米宽的锦缎,织面上有14000根丝线,所有花朵图案的组成在这14000根线上穿梭,从确立丝线的经纬线到最后织造,整个过程如同给计算机编程一样复杂而艰苦。云锦织造鼎盛时拥有3万多台织机,近30万人以此和相关产业为生,是当时南京最大的手工产业。

——摘编自杨雨文《南京云锦:锦中之锦》

材料二: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是全国棉纺织业中心,其手工业产值占当地经济的七成以上。在松江府、苏州等地棉纺织作坊众多,坊主置杼机数具,佣工多人。脱棉籽搅车、脚踏多锭纺车、新式缎织机等器械被广泛使用。明政府规定,有地5亩以上的至少植棉半亩,“十亩以上倍之”,棉花种植面积扩大。江南的棉布产品各具特色,上海乌泥泾的棉布“紧细若绸”,无锡棉布“坚致耐久”,“南京布”质地坚实,海外畅销。明清两代,中国每年生产约6亿匹棉布,商品值近1亿两白银,总产量是英国工业革命早期的6倍。

——摘编自杜君立《明清时期的棉花革命》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南京云锦的生产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棉花革命”的主要表现。
2022-07-10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 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明代景德镇,“民间青窑,制作阔大,每座容小器千余件”,“首尾五日可出器”,这些瓷器除为官搭民窑烧制的极少部分之外,其余99%的产量是作为商品在市场销售的。这表明,明代景德镇(     
A.制瓷工艺达到新高峰B.瓷器进入普通百姓家庭
C.民营制瓷业发展迅速D.制瓷业中官民竞争激烈
4 . 据图1、2可知,当时(       
A.商周时期已形成统一的国家B.商周时期的手工业世界领先
C.古蜀地是中华文化的起源地D.古蜀手工业文明的传承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唐代少府监管理百工制作皇室器物,下辖染织署等5署,染织署又下辖25个作坊,包括织造丝绸的10个作坊,5个制带作坊,4个细线作坊和6个练染作坊。这可以用来说明唐代官营纺织业
A.代表当时最高技术水平B.垄断全国市场
C.组织较完善且分工细致D.产品种类多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麻曾经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纺织原料之一,很多成语都提到了麻,如披麻救火、快刀斩乱麻、皂丝麻线和心乱如麻等。到了明代,民间麻的种植量大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更加舒适廉价的棉纺织品的冲击B.西方大机器生产的冲击
C.官营手工业对民间手工业的冲击D.丝织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
2022-05-26更新 | 131次组卷 | 113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拥有丰富的智慧和创造力。如图装置主要用于
A.鼓风冶铁B.汲水灌溉C.转轮排字D.方向测定
8 . 明清时期的外销瓷主要是景德镇的青花瓷和釉上彩瓷,许多瓷器的装饰图案是依照外商从欧洲带来的样品由中国画工精心摹绘的。这说明,明清时期(       )
A.瓷器开始大量地外销B.瓷业拓展了海外市场
C.瓷器生产转向了国外D.国内瓷器市场已饱和
2022-05-19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原创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王家范说: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基本形态的分布态势,极像哑铃,两头粗壮,中间细长。

材料二   了诸多可以代替人力、畜力提供动力的自动化器械,虽然没有发明蒸汽机,但人们对大自然动力的利用已相当自觉。宋朝是一个大量使用水轮技术的时代,人们利用水力进行舂碓、研磨、鼓风、戽水、纺纱等,在许多磨茶作坊、磨面作坊、纺织作坊、冶炼作坊中,都采用了水力驱动机械。宋朝政府对发展水力机械与自动化手工业作坊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宋政府还在京师与一部分州设立“水磨务”,管理水力机械。甚至有人提出在汴河上设置一百盘水磨、用于手工业生产的计划。

材料三   期的民窑青花瓷,即嘉靖、隆庆、万历、天启、崇祯几朝,从这一时期装饰题材上来看,几乎每一类题材都有其极为精彩的代表作品。这一时期便是中国明代民窑青花瓷发展最为全面的时期,题材从反映民间市井生活、农人劳作的情景到文人墨客、神仙题材都有,非常丰富。在嘉靖至万历年间,景德镇民窑青花瓷器作为出口最多的产品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中国是世界的陶瓷之都,而外贸的发展则使民窑青花瓷也吸收了许多西洋的文化,创作的作品中既有生活中的鲜活,又有中国传统画的水墨韵味,将两者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产生出更为动人的艺术形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种基本形态”分别指什么,分析形成“哑铃状”分布态势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手工业领域有何突出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民窑青花瓷得到了怎样的发展。
2022-05-14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富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2022年除夕夜,四川三星堆3号坑出土的青铜大面具亮相虎年春晚,给观众们强烈的精神震撼。这尊面具采用中原王朝的制作技术,又兼具古蜀国的特色,代表了我国商周青铜文明的最高成就。由此可知(       
A.中国青铜冶炼处于世界领先地位B.青铜铸造是商周最重要的手工业
C.早期中华文明呈现多元一体格局D.我国在商周时期已形成统一国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