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主要的手工业部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江南蚕桑丝织业,起源颇早,但直到东汉末年,仍仅见于少数个别地区,至唐朝,仅长江下游28州中,蚕桑区已达85%。其品种涵盖绫、罗、锦、纱等,纹理样式也由唐初18种增至中后期的38种,如《元和郡县图志》载:“自贞元之后,凡贡之外,别进异文吴绫……纤丽之物,凡数十品。”唐中后期,江南丝织业也改变“艺桑鲜而布帛疏滥”的境地,跃进全国最先进行列,其特殊、高级丝织品也成为宫中服饰的首选,甚至唐皇为此下诏:“禁断(江南)织造淫巧”。

——摘编自卢华语《唐代长江下游蚕桑丝织业之发展》

材料二   两宋时期,江南丝织品作为商品输出的记载尚未发现;元代,华北、四川等地的丝织业依旧发达;至明中叶,除江南之外,全国仅有少数城市还保留一些规模有限的丝织业,其中规模最大的潞州(山西),织机数约为9000张,年产潞绸约10万匹,仅相当于或不及江南一个大型丝织业市镇的织机数与产量。因此,明代商人携数千金购苏杭绫罗绸缎运销四川之事颇见于小说。16世纪以后,随着日本发现诸多银矿和新航路开辟,丝—银贸易成为中日、中欧、中美最重要的贸易之一,在清前中期以前,江南丝织品始终在这一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其中南京的“金箔织”更在欧洲市场上享有盛名。

——摘编自李伯重《明清江南生丝与丝织品的国内外市场及其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唐朝江南丝织业的发展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江南丝织业的发展变化,并从政治、经济方面简述其影响。
2022-12-22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北县中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有关下侧汉代画像石纺织图解说,正确的是(     
A.中国出土最早的纺织工具B.纺织工场出现规模化
C.民间棉纺织技术逐渐普及D.展现当时织机的基本构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图1、图2分别是中国古代唐宋时期、明清时期的丝织业中心分布示意图。对此变化解释合理的是
A.棉纺织业发展的冲击B.陆上丝路受到阻隔
C.政府强化丝织业控制D.南方纺织业已衰败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南昌海昏侯刘贺墓自2015年公布以来,出土各类器物一万余件,其中麟趾金25枚,马蹄金48枚。其随葬器物可分为冶金业、漆器制造业等十种类型。其中,手工业品大部分为日常生活用具,如孔子衣镜、青瓷壶等;从器物的工艺上看,金饼属未精细加工产品,孔子衣镜表现出高超的漆木器制造技术;但刘贺墓出土大量精美器物多为昌邑故国带来之物,少有海昏侯国自产者。

——摘编自吴方浪《从海昏侯墓出土器物产地看汉代侯国的手工业生产》

材料二(太始)二年(前95年)春正月,行幸回中。三月诏日:“有司议日,往者朕郊见上帝,西登陇首,获白麟以馈宗庙,渥洼水出天马,泰山见黄金,宜改故名。今更黄金为麟趾(如图麟趾金)、裹跳(同蹄,如下图马蹄金)以协瑞焉。”因以班赐诸侯王。

——摘编自《汉书·武帝纪》



(1)根据材料一,概括海昏侯墓出土的手工业产品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按照史料的表现形式,《汉书》和“麟趾金”分别属于哪种史料?简要分析这两种史料的价值。
2022-12-07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模拟选科)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目前,全国已发现的33幅汉代画像石纺织图,分布地区统计如下如表。据此推断,汉代(     
江苏北部12幅
皖北地区5幅
山东鲁南地区12幅(1幅帛画)
四川地区2幅(1幅为画像砖)
陕西2幅

A.纺织业己成经济主导产业B.南方纺织技艺领先于北方
C.山东鲁南民营纺织业发达D.苏北鲁南纺织业较为普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图为汉代画像石《纺织图》,画中一织女坐在织机前织布帛,正回首与一女子说话,女子于纬车前摇纬,其一手执丝,一手摇车。右前方为一调丝女子,前方木架为络车,正用络车进行“调丝”。由此
推断当时
A.家庭手工业技术高超B.棉纺织业已初具规模
C.工场手工业开始出现D.纺织技术已相当发达
7 . 根据图所示判断,该生产工具出现于
A.战国B.西周C.东汉D.元代
2022-05-12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恒昌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下图出自安徽宿州市的东汉纺织图画像石朱拓本(局部),图中一织女在织机上踏蹑提综,旁边一少儿手扶机台,右边一妇人在络纱,一片忙碌,织坊上方悬挂多枚线团。此画像石(       
A.说明安徽成为丝织业中心B.表明汉代纺织业规模较大
C.体现官营手工业经营形式D.是研究汉代纺织工艺的史料
2022-04-24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2022届高考仿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图所示为山东出土的汉代酿酒示意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酿酒业不受政府管控B.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C.手工业生产分工细密D.山东地区粮食充足
2022-07-2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南海Ⅰ号”

1987年在广东省台山海域发现了一艘南宋沉船,该沉船后被命名为“南海Ⅰ号”。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船体最大、文物储存最多、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现陈列于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1)小李同学通过参观博物馆并阅读相关考古报告,整理了丰富的资料(见下图)。选择不同资料可以拟定不同研究主题,仿照示例,选择有关资料完成填空。

示例:选择资料E,可以研究宋代船员生活
选择资料        ,可以研究宋代制瓷业
选择资料        ,可以研究        

从“南海Ⅰ号”可以管窥宋代的对外贸易。“南海Ⅰ号”出水物品以瓷器为最大宗,小李对如下两件特别感兴趣,为此搜集了相关说明文字:

照片
名称六棱执壶福禄纹扁壶
说明这种器皿在中国考古发掘中尚未发现,但是造型与中亚大食地区使用的金银器皿相仿此壶两面印有“福”“禄”字样及花鹿纹,其造型与北方游牧民族使用的皮囊壶相似
(2)从上述器皿图片及说明中可以读出哪些历史信息?

(3)为在历史长河中了解“南海Ⅰ号”所反映的宋代对外贸易,小李制作了如下时间轴,请按要求完成填空:
(4)通过对时间轴的梳理,可以发现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发生了诸多变化,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请你谈谈对这种变化的认识。
2022-02-15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合格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