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中叶以来的资本主义萌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是(   
A.手工业的水平超过前代B.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扩大
C.手工业作坊增多D.出现雇佣关系
2020-05-12更新 | 218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西省忻州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卷
2 . 清朝前期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因素最主要的是
A.重农抑商思想严重B.闭关锁国的政策
C.国内市场相对狭窄D.腐朽的封建制度
3 . 清《景德镇陶录》载:“景德……业制陶器,……四方远近,挟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如鹜。景德镇……以致陶之业、陶之人,及陶中所有之事,几皆半于浮。”材料说明当时
A.景德镇制瓷行业开始兴起
B.民营手工业产品占领整个市场
C.景德镇全员参与陶瓷生产
D.出现靠出卖劳动力谋生的群体
2019-09-12更新 | 265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西怀仁县一中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4 . 乾隆年间,广东佛山石湾陶瓷行业的《花盆行历例工价列》中有工匠烧制产品,计件得酬的记载。这表明当时佛山
A.海外贸易相当发达
B.制瓷业的规模扩大
C.生产部门分工细密
D.雇佣关系已经出现
2019-07-08更新 | 152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高中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明代中后期,苏州人郑灏经营丝织业,家中已经拥有数十名雇佣工人进行手工业生产。这说明当时
A.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B.官营丝织业的兴盛
C.丝织业走向工业化
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妊,多治麻丝葛绪捆布黪,此其分事也。            

——《墨子》

材料二 《苏州风俗考》记载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材料三 《康熙松江府志》记载“农暇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

材料四 清雍正帝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这种生产方式有何特点?
(2)材料二反映出苏州纺织业的哪些社会现象?这些现象表明的本质是什么?简述促进这些新现象出现的有利因素。
(3)材料三反映出的现象与材料二反映的现象是否相同?为什么?它对材料二反映出的社会现象会造成什么影响?
7 .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
B.民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C.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有较大进步
D.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8 . 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机工”是指
A.资本家
B.雇佣工人
C.奴隶
D.地主
2016-12-12更新 | 271次组卷 | 23卷引用:【校级考试】山西省汾阳中学2018-2019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卷
9 . 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刈获、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       
A.男女平等的社会状况B.资本主义萌芽
C.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D.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
10 . 明朝中叶,中国已经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但发展缓慢、始终未发生突破的原因有
①封建制度和自然经济的阻碍     ②农民极端贫困,购买力低下
③重农抑商的政策的阻碍            ④“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016-06-02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西临汾一中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