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中叶以来的资本主义萌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1 .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各项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是
A.租佃制经营方式进一步发展,土地制度发生变化
B.民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C.苏州出现“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的现象
D.世界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3 . 自明朝万历年间,掌握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口开始进入苏州城。清晨,这些有技术的“机工”伫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雇用……暮息而归。这种现象也出现在江南其他一些城市。这种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A.生产力的发展
B.粮食产量增加,富余了一定的劳动力
C.劳动力专业化出现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普及
2018-06-28更新 | 212次组卷 | 19卷引用:吉林省榆树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4 . 清政府曾经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反映的实质是
A.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B.清朝前期大机户兼并小机户
C.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规模
D.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2018-06-22更新 | 177次组卷 | 43卷引用:2011-2012学年吉林省油田高中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囊括米、盐、萘等各类商品贸易。号称“正店”的大酒楼有170家,兼具饮食与商品贸易的多种功能,作为商人验看商品质量、商定商品价格、签订契约的场所。……酒楼、茶坊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

——樊树志《国学十六讲》

材料二   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兴盛突出反映在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从手工场主、包买商中转化出类似西方资本主义劳动组合中的早期“资本家”。

——曹大为《明清农耕文明的鼎盛及其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的陨落》

材料三   史学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这一历史真相。”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北宋城市商业发展的表现。
(2)据材料二,概括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
(3)“18世纪的康乾盛世……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从经济史的角度简单说明理由。
6 . 古往今来,社会经济处于不断的调整之中,并由此引发相应调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农业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它毕竟主要是在小农分散经营的条件下形成的……由于传统农具明清后没有继续得到改进,由于人口增加,劳动效率低下,这极大地限制了其他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尽管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业生产的思想……但在封建制度和分散经营条件下,不可能更大规模合理利用经济资源协调发展。

                                                                 ﹣﹣李根蟠《中国古代农业》


材料二   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公元9世纪中国出现了汇票形式的纸币(飞钱),用于从遥远的外地购买商品。随后私人金融家开始发行票据,只需付3%的手续费即可兑换成现钞。1023年政府收购了最有名的一家钱庄,票据首次兑换成由政府担保的纸币。
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需要同样发达的经济组织。宋朝时的中国已经有了一些经纪人,奔走于地方市场与中央市场之间。宋朝人精通批发和零售的概念,谙熟合同、利息、合、股公司、营销点、特许经销权、仓储和佣金。宋朝的中国已经有了专业经理,负责经营与自己非亲非故的人的公司。宋朝时还有理财专家,负责客户的投资业务。

                                                         ﹣﹣(美)查尔斯?默里《文明的解析》


材料三   1587年“并无大事可叙”。学者黄仁宇却从此年入手,剖析明中后期社会,写成《万历十五年》。
该著作涉及的重要人物有:时年24岁的万历皇帝。他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又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后来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荒诞奇迹”;
已经去世了5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他生前虽然守住了内阁只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的底线,却把内阁政治演绎得有声有色;在这年去世的名将戚继光。他曾在浙闽粤沿海大败倭寇,保卫了东南海防;在内地已成功定居了4年多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他从欧洲出发,经过葡萄牙占领的澳门,活跃于广东一带。

                                                                        ﹣﹣据《万历十五年》编写


玉米、番薯等“种出西土”,在不少地方开始种植。

                                               ﹣﹣据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等


材料四   史学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这一历史真相。历史的悲剧只有在悲剧造成以后很久时间,人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
(2)据材料二,宋代出现了哪些近代经济因素?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明清时期在经济领域中(含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日益凸显出来的新气象。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国“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的原因。
2018-04-0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大公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7 . 明代蒋以化《西台漫记》中记载:“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数百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饕餮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材料中反映的经济新现象是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丝织业的规模扩大
C.生产部门分工细致
D.机器生产成为新宠
2018-03-06更新 | 1023次组卷 | 21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明初规定:轮班匠须一年或五年一班轮流到官手工作坊服役,每班平均三个月。(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起,轮班匠一律征银,政府则以银雇工。清政府决定废除这一制度,“各省俱除匠籍为民”。这种变化
A.与政府空前强化专制集权相悖
B.体现出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C.容易导致传统手工技艺的失传
D.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代隆庆、万历年间,蒲州张四维家族、王崇古家族,均是大商人家庭……王崇古在河东业盐,张四维父亲是长芦大盐商,累资数十百万,张、王二氏联合,结成盐商团伙,控制了河东、长芦两外盐利,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在亲缘集团的基础上又逐渐发展为地缘组织。                                               

——张正明《明清时期的山西盐商》


材料二:(清前期)苏州机户大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                                                            

——《永禁机匠叫歇碑》


材料三: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1/3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明清时期经济发展出现的新现象。
(2) 材料中的“时势”指当时世界的潮流是什么? “人为地隔绝于世”反映了当时清政府实行什么政策?这一政策与材料二的新现象有何联系?
10 . 明清时期,在苏州和景德镇最先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其主要依据是
A.“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的确立B.行业分工和生产过程的分工非常细密
C.官营手工业占据优势,迅速发展D.私营手工业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