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家庭手工业、田庄手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有学者指出,两汉时期,它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央集权构成了威胁、但在国家和个体农民之间起着制衡两者利害冲突的作用,可以稳定地方,是社会的润滑剂和缓冲利。“它”指的是
A.诸侯封地B.地主田庄C.繁重徭役D.郡国并行
20-21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东汉豪强地主的田庄是一个农、林、牧、副、渔、商综合经营的经济组织。田庄地主组织佃客、部曲、徒附进行生产,主持兴修水利,推广新式农具,甚至自觉抚恤地方贫困人员和破产农民。由此可见,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已形同虚设B.政府注重提高庄园经济地位
C.传统的租佃关系已经瓦解D.田庄是基层治理的有力补充
2021-04-20更新 | 500次组卷 | 10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后汉书》记载:“其营理产业,物无所弃,课役童隶,各得其宜,故能上下戮力,财利岁倍,至乃开广田土三百馀顷。其所起庐舍,皆有重堂高阁,陂渠灌注。又池鱼牧畜,有求必给”。这描述的是
A.封建皇室的生活B.自耕农的日常生活
C.商人家庭的生活D.地主庄园的生活
4 . 明朝中叶,在盛产棉花的江南地区,许多农户不仅自产棉花,还对棉花进行加工,纺纱、织布。这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经营模式,在全国其他地方也较为普遍。由此
可见。该经营模式
A.提高了农产品经济价值B.促使农业逐渐依附于手工业
C.促进了雇佣劳动普及化D.使商品经济取代了自然经济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东汉时期“豪强地主田庄的粮仓”由此可知,当时       
A.个体农民承担繁重的赋役B.存在地方割据势力的隐患
C.土地租佃制下的集体劳作D.精耕细作生产模式的进步
6 . 宋人林之奇在《墨染丝》中写道:“缲丝自喜如霜白,输入官家吏嫌黑”,“墨丝归织家人衣,别买输官吏嗔迟”。此诗描写的是
A.家庭手工业者的遭遇B.民间丝织技术的落后
C.官营丝织业的繁荣D.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2020-12-20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沈氏农书》(1640年前后编著)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B.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
C.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D.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
2020-11-01更新 | 139次组卷 | 70卷引用:2012-2013学年吉林省吉林市十二中高一3月月考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豪强地主庄园,除了役使田里、从事农业生产外,还从事开矿、冶铁、制盐乃至造船等较大规模的手工业生产。这些行业虽历来为国家控制,但私家“与公竞争,以收私利”的情况时有发生。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
A.盐铁专卖制度形同虚设B.庄园经济一定程度上促进民间手工业发展
C.商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D.民间手工业逐渐能够和官营手工业相抗衡
2020-10-17更新 | 1528次组卷 | 33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吉林油田第十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说:“亳州出轻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霞。一州唯两家能织,相与世世为婚姻,惧他人家得其法也。”上述材料表明( )
A.市场需求促进手工业技术的推广B.家庭手工业技术具有保守封闭特点
C.亳州成为当时丝织业的生产中心D.手工业技术通过家庭传承得以发展
2020-08-07更新 | 55次组卷 | 27卷引用:吉林省榆树一中2018-2019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列三种手工业形态按产品商品化程度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
D.民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
2020-06-01更新 | 148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4-2015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高一下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