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家庭手工业、田庄手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东汉田庄农林牧副渔多业并兴,并设有煮盐冶铁酿造纺织等作坊,以农业生产为主,综合经营,能满足田庄基本生活需求。这说明(     
A.田庄具有自然经济特征B.超经济剥削催生田庄经济
C.商品经济发展日趋成熟D.手工业生产决定经济形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据《陈书》载,侯景之乱(548~552年)时,“百姓皆弃本业,群聚为盗,唯迪所部,独不侵扰,并分给田畴,督其耕作,民下肄业,各有赢储。”这说明当时
A.豪强地主助推社会稳定B.田庄经济具有独立性
C.国家放松农民人身控制D.自耕农经济有所发展
2021-05-08更新 | 69次组卷 | 4卷引用: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东汉时期成书的《四民月令》记载了当时大地主田庄内的一年事务安排,田庄中一年四季都有农副产品的买卖,如“籴”“粜”(即粮食买卖),三月可买布,八月买“韦履”以备御寒,十一月买“白犬”用于祭祀等,田庄内部还有酿酒、冶铁甚至兵器制造等手工业生产。这反映了当时
A.自然经济逐渐松动B.商人地位逐渐提高
C.地方割据势力壮大D.社会经济有所发展
4 . 明代中期太仓州所属嘉定县外冈镇,“土瘠则秋收必薄,故躬耕之家,无论丰稔,必资纺织以供衣食……每夜静,机杼之声,达于户外”如此,城中居民亦然。这反映出
A.江南商业发展小农经济的衰退B.城乡商业发展农村市镇的兴起
C.商业发展家庭区域性分工明显D.家庭手工业品顺应市场的需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城镇附近的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这反映了
A.官营手工业已经衰落
B.家庭手工业面向市场
C.私营手工业开始发展
D.小农经济已经破产
2019-07-22更新 | 120次组卷 | 1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明清时期,江南苏湖地区桑蚕业和棉纺织业发达,“民间于秋成之后,家家纺织,赖此营生,上完国课,下养老幼”。这说明
A.江南地区的粮食作物生产不发达
B.苏湖地区出现了专业的手工工场
C.蚕棉业是当地农民重要生活来源
D.家庭手工业内部的分工更加明确
7 . 中国古代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中突出体现封建经济形态特征的是
A.官营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民营手工业
D.工场手工业
2019-05-04更新 | 136次组卷 | 3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明正德《松江府志》记载:松江“俗务纺织,不止乡落,虽城中亦然,里媼(年老的妇女)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闲,织者率日成一匹,有通宵不寐者。田家收获,输官偿息外,未卒岁,室庐已空,其衣食全赖此。”材料反映了
A.小农经济走向衰落
B.私营手工业居主导地位
C.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家庭手工业面向市场
2019-01-30更新 | 131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6届宁夏银川九中高三上第四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9 . 《韩非子》中有一个故事:“鲁人善织屦(麻等织成的单底鞋),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从中我们可以获得的信息有
①战国时期已经有了私人手工业     ②当时手工业者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
③当时手工业者可以自由流动        ④手工业者受到歧视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10 . 古代南京云锦,是专供宫廷御用或赏赐功臣之物。云锦配色多达十八种,大量使用金线,形成金碧辉煌的独特风格。织造工艺高超,用“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锦。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       
A.民营手工业B.家庭手工业
C.工场手工业D.官营手工业
2018-09-07更新 | 1096次组卷 | 57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