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家庭手工业、田庄手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有学者指出,两汉时期,它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央集权构成了威胁、但在国家和个体农民之间起着制衡两者利害冲突的作用,可以稳定地方,是社会的润滑剂和缓冲利。“它”指的是
A.诸侯封地B.地主田庄C.繁重徭役D.郡国并行
2 . 东晋南朝时期,豪强大族建立起规模庞大的封建庄园。庄园劳动力主要包括佃客、奴婢、私役化的“吏”、部曲(地方豪强的私人武装)等。庄园处于国家的政治经济边缘,其对国家领域下人口和土地的分割,造成了国家“编户虚耗”与“国弊家丰”的局面。据此可知,庄园经济
A.造成人地之间的矛盾尖锐B.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
C.导致地方割据局面的形成D.妨碍了自耕农经济发展
3 . 据记载,桑树种植在西周时还是大田作物,而到春秋战国业已在房前屋后栽种,并可由“匹妇蚕之”。此变化实际上反映了
A.铁犁和牛耕技术的推广B.家庭式经济的逐步形成
C.小农经济生产模式产生D.精耕细作农业生产出现
2021-10-08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2016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二)历史试题(B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表是关于手工工匠的历史信息

《左传·文公七年》载:“六府三事,正德、利用、厚生”成为古代工匠艺人的职业道德规范。
《宋史》:掌御制、御书及供奉笔札、图书之事。各级官府和民间刻书队伍庞大、活跃。不识字难以在这一行业立足。
中世纪末,手工业部门发生深刻变化,新技术革命,产生新的手工业部门,行会逐步瓦解,匠师们不再参加作坊里的劳动,而变成了生产的管理者和监督者,成为早期的资本家。17世纪,工匠群体对职业产生了发自内心的热爱和使命感。
机械化和互联网使产品生产实现规模化、批量化,但终究少了技艺的沉淀和凝练。正如《我在故宫修复文物》说:“故宫的这些东西都是有生命的”。

依据所学知识和选取上述材料信息,提出一个关于古今中外工业的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选取材料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息,提出观点,展开论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明中叶,松江府,小农以织布为家庭副业,日成一匹,投入市场的棉布竟是“日以万计”,所以当时有“买不尽的松江布”的谚语。据此可知,当时的松江
A.农产品市场化在加快B.家庭手工业商品化的发展
C.私营手工业规模扩大D.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强化
20-21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东汉豪强地主的田庄是一个农、林、牧、副、渔、商综合经营的经济组织。田庄地主组织佃客、部曲、徒附进行生产,主持兴修水利,推广新式农具,甚至自觉抚恤地方贫困人员和破产农民。由此可见,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已形同虚设B.政府注重提高庄园经济地位
C.传统的租佃关系已经瓦解D.田庄是基层治理的有力补充
2021-04-20更新 | 500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0-2021学年学科网大联考高三1月历史试题(新课标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