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甘蔗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经济作物,《楚辞》中的记载说明当时我国已开始甘蔗栽培和加工利用。唐玄宗时期出现了专业的糖坊和糖商,能生产砂糖和冰糖,食糖开始远销到日本、波斯、罗马等地。宋朝时,甘蔗制糖得到大力发展,蔗糖已经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明代已经采用把糖膏放在瓦馏中淋水分蜜的方法,并开始根据分蜜程度将白砂糖分为五个品级,这是我国在制糖技术上的独特创造。

                                                                           ——摘编自季羡林《文化交流的轨迹——中华蔗糖史》

材料二   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

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熟甚”。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

——摘编自戴逸主编《简明清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糖业的主要特点,并说明其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不同时期的矿业政策及其原因。(任选一个时期回答即可。)
2022-07-18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明人姚叔祥在《见织编》中记载∶"大抵日本所须皆产自中国,如室必有席,杭之长安织也。……他如饶之瓷器,湖之丝棉,漳之纱绢,松之棉布,尤为彼国所重。"这反映出,明代
A.手工业生产形成区域特色B.社会生产分工严密详细
C.政府已放弃了"海禁"政策D.对外贸易领先世界各国
2022-05-08更新 | 177次组卷 | 3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四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秦简《日书》成书于商鞅变法后,是流行于当时社会下层的一种用于推择时日、判断吉凶的生生活手册。根据考古研究,《日书》中记载有极多的经商吉日。这说明
A.商鞅变法是秦朝统一的重要条件
B.当时封建迷信盛行干扰经济发展
C.国家政策不能完全左右经济结构
D.文物必须结合文献才能判断真伪
2021-11-16更新 | 307次组卷 | 7卷引用:内蒙古包钢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一模检测(B)历史试题
4 . 史料记载,蜀地主妇往往到集市买盐需要携带很多铁钱,“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折大钱一贯,重十二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文,即难以携持”“尝使蜀,见所用铁钱至轻,市罗一匹,为钱二万”。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宋代放弃了传统盐铁专卖政策B.宋代消费水平和城市功能得到提升
C.市与坊的界限在宋代已经打破D.蜀地现有货币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东京梦华录》记载:“南门大街以东,南则唐家金银铺,温州漆器什物铺,街北都亭骚相对,梁家珠子铺,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街心市井,至夜尤盛。”此材料主要说明宋代
A.城市布局打破市坊分离传统B.地域性的社会分工明显
C.商业活动较为活跃D.商业经营凸显品牌特色
6 . 据《史记》记载:孔子的弟子子贡,在卫国经商有方,成为著名的大商人,遂携束帛重礼去拜访诸侯,所到之处,诸侯与之只行宾主之礼,不行君臣之礼。出现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
A.宗法分封制逐渐趋向瓦解B.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C.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壮大D.儒家思想受到统治者的推崇
2020-11-20更新 | 472次组卷 | 27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8届高三5月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梦粱录》卷十三记载:南宋临安,每当夜幕降临,从清河坊至众安桥大街以及两侧坊巷的所有商店开始活跃起来,十里长街,灯烛辉煌,人流如潮,有些饮食店“通宵买卖,交晓不绝”。各种流动小贩,无论是夜市集中的地段还是小街里巷,到处都有。“至三更不绝,冬月虽大雨雪,亦有夜市盘卖”……市镇到南宋时普遍呈现出兴盛的景象。在南宋江南那些繁荣的市镇中,已初步形成像州县城市那样的市区。如吉州的永和镇“辟坊巷六街三市”,平江府的平望镇“邸肆间列”。

材料二   值得注意的是,宋朝时期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代城市发展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宋代出现“商业革命”的依据和原因。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8 . 下表是宋朝江南地区农村劳动力“溢出”的有关记载。这些现象
文献记载
《夷坚支癸》卷5
《神游西湖》
江南东路“乐平新进乡农民陈五,为翟氏田仆,每以暇时,受他人厢佣,负担远适”。
《夷坚支景》卷5
《郑回答》
“郑四客,台州仙居人,为林通判家佃户。后稍有储羡,或出人贩贸纱帛海物"。
嘉靖《惟杨志》卷8《户口志》扬州坊郭户绍熙年间(1190—1194)有4226户,到宝右四年达7975户,年增长率为13.4%o,远超同期全国人口年增长率。
A.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特点B.推动小农经济走向瓦解
C.动摇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D.导致我国人口分布不均
2021-05-08更新 | 2967次组卷 | 22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联现代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清代严如煌在《志林说》中记载,东北三省“铁厂、板厂、纸厂、耳菌厂皆厚赀商人出本,交给厂头雇募匠作,厂民自食其力”。此外,商人还租地种植经济作物,如蔬菜、果木等。由此可见,清代
A.区域经济格局发生变化B.商品经济逐渐取代了自然经济
C.雇佣关系逐渐得到普及D.商业资本与产业经营实现结合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16世纪50年代中欧海路开通至19世纪,中国保持巨额贸易顺差达两个半世纪之久。葡萄牙学者戈迪尼奥的研究表明,日本白银产量的绝大部分和占美洲产量一半的世界白银流入了中国,数量十分庞大,因此他将中国形容为一个“吸泵”,形象地说明了明清中国吸纳了当时全球巨量的白银。据史料记载,16—18世纪,中国向全世界出口的商品约有236种之多,其中手工业品有137种,占总数的半以上。其中生丝、丝织品出口最多,其次是瓷器和茶叶等。质优价廉的中国商品在与欧洲、美洲各地商品的较量中势如破竹。

——摘编自陈昆、汪祖杰《国际竞争力、海上贸易与套汇:明朝中后期白银流入的考察》

材料二   16世纪西班牙入侵美洲之后,不断将美洲白银开采,运送到本国和其他殖民地,运送到本国的白银通过外债和贸易流通到西欧各国,西欧接着同中亚、南亚进行贸易,白银流向东方,再通过中国同南亚的贸易流入中国,而西属殖民地也通过和中国的贸易流入中国。这一时期也正是欧洲建立其世界中心的时期,全球化已经不可避免的波及到了亚洲、非洲和美洲。

——摘编自刘昊《欧洲世界体系与美洲白银—16、17 世纪美洲白银的流向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时期中国成为世界白银“吸泵”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洲白银在近代世界体系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白银对中国和西班牙经济发展的不同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