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6 道试题
1 . 明初工匠单立为匠户,世代不得脱籍。明代后期,政府改革工匠服役制度,允许部分工匠纳银代役,纳银之后由官府以银雇工。这一转变(     
A.官营手工业发展走向市场化B.使白银成为法定货币
C.解决了政府的财政危机D.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 . 据《史记》记载:孔子的弟子子贡,在卫国经商有方,成为著名的大商人,遂携束帛重礼去拜访诸侯,所到之处,诸侯与之只行宾主之礼,不行君臣之礼。出现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
A.宗法分封制逐渐趋向瓦解B.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C.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壮大D.儒家思想受到统治者的推崇
2020-11-20更新 | 474次组卷 | 27卷引用: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春秋战国时代,许多诸侯国建立了商税、市税、关税制度。春秋时,齐国市税在各国中最高,为总货物的2%,关税为1%。到了战国,各国的市、关税总和可达到总货值的10%。对材料解读准确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违背时代发展的潮流
B.税收制度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C.诸侯争霸为商业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D.发展商业成为各国致富的重要手段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范仲淹《四民诗》说:“吾商则何罪?君子耻为邻。”宋人《富国策》阐述了“商人众则入税多”的观点。这说明
A.宋朝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B.商人社会地位有了很大提高
C.传统的商业观念发生变化D.士农工商四民平等思想出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明正德年间《姑苏志》记载,该府市镇达73个之多,以苏州府吴江县盛泽镇为例,东南至新杭市5里,东至王江泾镇6里,北至平望镇15里,西至震泽镇30里,南至南浔镇50里。这表明当时
A.工商业市镇已开始兴起B.已形成发达的交通网络
C.长途贩运贸易比较发达D.江南工商业市镇发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大明宝钞”货币制度标示着国家权力对社会经济过程的控制,而海外白银的大量流入和普遍使用,对朝廷所长期坚守的钱钞货币体系构成致命冲击。“夫银产于地,人得而私之”相对于宝钞和铸币,白银是封建统治者们所不能控制的。材料反映了白银货币化
A.打破了专制政府的货币垄断权
B.切断了货币恶性通货膨胀
C.是民间私有资本迅速发展产物
D.促进了社会商品经济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学者认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下列符合“第一次商业革命”的是
A.商业活动突破时空限制B.商帮的形成
C.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D.近代工业出现
8 . 《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商贾至京师,委钱诸军、诸使、富家,经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飞钱。”据此可知,飞钱
A.打破了市的时空界限B.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C.破坏了货币管理制度D.标志纸币由此出现
9 . 北宋真宗时,益州16家富商联合发行“交子”,在市场流通;宋仁宗天圣元年改由政府发行,以铁钱为后备金,流通区域仍限于四川;南宋绍兴三十年“初命临安府印造会子,许于城内外与铜钱并行”,“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克日可到。”对该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宋代纸币取代金属货币B.会子成为了世界上最早发行的纸币
C.纸币经历从凭证到官方法定的过程D.长途贩运贸易开始出现
2020-07-23更新 | 192次组卷 | 38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高中2018届高三零诊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南宋时期,福建一些地区,出现士大夫收租税时多折价(折租)的情况,在两浙地区,佃人往往用钱货折租,地主收到佃家钱货要输于总租簿。材料反映出在这些地区
A.租佃关系已经确立B.农业经济逐渐衰退
C.商品经济比较发达D.经济发展全国领先
2020-07-2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