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7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表为明代前期徽州土地交易所用通货统计表。这一变化说明当时徽州地区(     
契约
时间
契约统计数量及其通货使用情况
数量(张)通货使用情况(张)
宝钞稻谷
洪武年间87100
建文年间11000
永乐年间1615000
宣德年间1740112
正统年间48017292
A.宝钞退出流通市场B.白银成为普遍接受的法定货币
C.商品经济出现倒退D.社会需求冲击了原有货币制度
2 . 商朝时期,一部分商族人经常到毗邻的其他部族做买卖,因此,在时人心中,善于做买卖的人就是商(族)人。周灭商以后,从事商品买卖的人增多,已经不再以商族人为主体,人们不分种族地把商人作为所有买卖人的统称。由此可推知,周代(     
A.民族关系较为融洽B.地域性商人群体涌现
C.商业贸易取得发展D.“工商食官”制度瓦解
3 . 庙市是指在寺庙或道观内外举办的定期集市,两宋时全国寺院、道观林立,庙会繁多,比较有名的庙市有大相国寺庙市、东岳庙市、青城山庙市等。史载相国寺庙市“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趋京师以货物求售转售他物者,必由于此”。庙市的出现(     
A.进一步突破时间空间限制B.扩大了商业的范围和广度
C.为商业市镇发展奠定基础D.侧面反映宗教文化的繁荣
4 . 明清时期,宣兴紫砂行销欧洲,被称为“博卡洛”。如图镂空工艺可以说是宜兴陶工专门为迎合欧洲市场而作;欧洲工匠会使用鎏金技术以使紫砂外观更符合富丽奢华的本土审美。材料信息反映了(     
             
开光镂空梅花喜鹊纹紫砂壶                           鎏金紫砂盖罐
A.明清时期中国陶瓷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B.外销紫砂推动中西方文化交流互动
C.中华文明影响了欧洲陶瓷艺术和生活方式
D.紫砂外销主要得益于政府政策支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明朝万历时期,欧洲陷入经济萧条,大西洋贸易衰退,以转贩中国商品为主的太平洋贸易发展为世界市场中最活跃的部分。中国商品大量进入世界市场,嗜好中国精美商品刺激和影响了欧洲工业生产技艺的革新。材料表明这一时期中国(        
A.在太平洋贸易中居于主导B.商品促进欧洲经济发展
C.重农抑商政策进一步松动D.政府鼓励民间海外贸易
2023-10-20更新 | 294次组卷 | 5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据统计,明朝隆庆年间(1567-1572年),每年流入中国的墨西哥银元高达二百万元之巨,其中有相当大的份额是用来购买景德镇陶瓷的,外国银元可以在景德镇市场上流通。这说明景德镇地区(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成为海外贸易中心
C.商品经济发展繁荣D.融入世界资本市场
7 . 汉初允许盐铁私营,主要由富商、豪强所控制,他们以利为本,价格自由决定,质量参差不齐,百姓不堪其苦。武帝时实行盐铁专卖政策,“贵贱有平而民不疑………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这一变化说明专卖政策(            
A.促进了市场秩序的规范B.完善了政府的经济职能
C.提供了物美价廉的商品D.增加了财政收入与来源
8 . 山东运河地区地处山东西部,自古交通闭塞,重农抑商思想浓厚,讲求“文不经商,士不言利”。但至明清之际,山东运河地区市民竞相以经商致富为荣,社会逐利重商风气的盛行。这反映了(     
A.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B.重农抑商政策破产
C.经济发展导致道德沦丧严重D.商人政治地位提高
2023-07-28更新 | 273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宋代政府重视对外贸易,不仅向外国商人开放仕途,还制定了保护外商合法权益的法律,如《户婚律》中对外商来中国经商死后的财产处理作了专门规定。这反映了宋代(     
A.抑商政策有所松动B.民族交融出现新突破
C.海陆丝绸之路兴盛D.工商业占据主导地位
2023-07-27更新 | 360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中叶以后,崛起了一些地区性的商帮,他们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以会馆为联系场所,相互帮助,相互提携,形成一支支颇有活力的生力军,纵横驰骋于商界,操纵着某些地区和某些行业的商业贸易。在这些商帮中,徽商活动范围极广,足迹无或不到,他们经营对象品类繁多,有盐、粮食、木材、茶叶、陶瓷、纺织品、书籍、文房四宝等,其中以盐起家者尤多,开设典当铺、旅馆、仓库的徽商也为数极众。山陕商(晋商与陕商的合称)的活动地域最初局限于黄河流域,随着盐法的变化和实力的增强,逐步向南推移,终至足迹遍天下,经营项目也日益增加。主要有盐、粮食、棉布、丝绸、茶叶、铁器、木材、牲畜、陶瓷、金融典当等。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商帮的特点。

材料二       1901年,清政府商务大臣盛宣怀指出:“华商虽有各商帮组织,但互分畛域,各行其是,每当与洋商交易往来,总不能相敌。”1904年,上海、天津等通商大埠率先成立商会,并制定了《商会简明章程》。1912年全国性商会组织成立。商会是所在地区的不同籍贯、不同行业的商人组成的新式商办团体。20世纪初,上海商务总会倡导大规模抵制洋货运动,多地商会参与了收回利权运动。商会还积极参加了清末的国会请愿运动以“尽立宪国民之义务”,部分商界的有识之士从支持立宪转向支持革命。五四运动期间,一些地区的商会领导商人罢市,抗议政府逮捕爱国学生,要求维护国家主权。总之,近代商会“登高一呼,众商皆应”,其影响力突破了经济领域而变得更加广泛和深远。

——伍继延《从“商帮”到“商会”》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商会成立的背景和历史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