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20年代的中国,专营汇兑业务的票号应运而生,其服务对象主要为在外地设立分号的山西工商业者。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文化惯性和自给自足经济依然具有顽强生命力,普通民众的价值取向被牢牢束缚。同时,在抑商思想统治下,清政府对个人私产和公共债务市场相关产权进行有效保护和监管制度严重缺失。商人也未将商业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而是更热衷于窖藏金、银,或用于购置田产和捐输功名。

1694年,英格兰银行正式成立。利用政府对它的依赖,后者通过一系列保护性银行法令,多次获得制度保障,不断巩固自身的特权地位,并最终发展成为“实际上的国库”,“英国国家机构的一部分”。英格兰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基于政府信用背书而迅速占领市场,并逐渐形成了完备的纸币体系。在不断地与股份制银行间开展业务的过程中,英格兰银行成为了金融体系的核心,承担起“银行的银行”职责。

——摘编自刘建生、张宇丰《英格兰银行与山西票号——近代化转型中的制度供给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山西票号产生的经济背景。
(2)根据材料,指出英格兰银行的特殊职能。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山西票号和英格兰银行在面临近代化转型时的不同条件。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他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欧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来后,则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

——以上材料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请回答: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海外白银流入中国的主要背景。
2021-12-01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人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描写了大相国寺的繁华:“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大三门上皆是飞禽猫犬之类,珍禽奇善,无所不有。第二、三门皆动用什物,庭中设彩模露屋义铺,卖䈬合簟席、屏帏洗漱、鞍辔弓剑、时果、腊脯之类。近佛殿,孟家道院王道人蜜煎、赵文秀笔及潘谷墨占定。两廊皆诸寺师姑卖绣作、领抹、花朵、珠翠、头面、生色销金花样幞头、帽子、特髻、冠子、绦线之类。殿后资圣门前,皆书籍玩好图画,及诸路散任官员土物香药之类。后廊皆日者货术、传神之类。”可见大相国寺庙会的空前盛况,到这里来做买卖的不但有大小商贾、普通市民,还有小手工业者、官吏以及寺观的道士和尼姑等。庙会期间,大相国寺人山人海。

——摘编自宁欣等《中国通史大师课》

材料二   明中后期,南直隶的徽州、苏州、松江和浙江的杭州、嘉兴、湖州等地常有赖江西、湖广米粮的输入。万历时陈继儒说“向吴中不熟,全恃湖广、江西”。明末吴应箕也说,江南半仰给于江、楚、庐、安(泛指两湖、江西一带)之粟(泛指粮食)。金声的《金忠节公文集》常提到休宁(今属安徽黄山,明代属徽州)缺米而江西遏籴(禁止购买粮食)的尴尬情形。

——摘编自范金明《明代地域商帮兴起的社会背景》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朝都会商业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朝中后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米粮贸易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022-03-16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鹤庆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元朝时,政府曾征调大量民力对运河走向进行‘裁弯取直”。这一时期对运河进行改道的主要背景是
A.北方少数民族入侵威胁加剧B.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C.经济重心与政治中心相分离D.跨区域贸易的迅速发展
2021-11-12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九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广州自汉唐以来一直是中国最大的外贸海港,宋立国后率先在此设置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宋人赵汝适在其《诸蕃志》中列出了与宋代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名称超过了六十个。宋政府为保障入港商船的-安全及防备走私,开始执行“望舶之制”,专订在广州、泉州等港设置了望检司。两宋海外贸易的规模之大,在市舶司净利收入中可略见一斑。宋初59万缗,徽宗时110万缗,绍兴年间更高达200万缗。宋代海外贸易的范围自西太平洋到印度洋、波斯湾,确为汉唐所未有。宋朝借助海外贸易这一个充满巨大经济利益的平台,吸引国内外的经济要素不断进入近海区域,参与到近海市场的经济活动之中,从而为近海市场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廖伊婕《宋代近海市场研究》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我国对外贸易呈现总体逆差,逆差累计额达381亿美元;90年代(除93年外)基本为顺差,顺差额为486.5亿美元;从20世纪90年代到2001年,我国对225个关税税率进行下调,减少和取消商品配额和进口限制等非关税壁垒手段,在出口方面实行出口退税制度,确立了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以及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为我国成为国际贸易大国奠定了基础。

——孙玉琴《中国对外开放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海外贸易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的主要变化并分析背景。
2021-10-25更新 | 187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二)文综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金融是货币流通的调节和信用活动的总称。中国古代金融时期上起先秦,下迄鸦片战争,数千年的社会变迁孕育了多姿多彩的古代金融业,创造了举世瞩目辉煌的贷币文化,而金融机构则未能发达。直到清代还仅有典当、票号、钱庄等落后的机构充当金融角色。

——摘编自王超《从封建金融机构到中国近代银行》

材料二   虽然国内有识之士自开埠以来一直有设银行、兴实业的主张,但由于中国的工业化走的是一条特殊的道路,这种主张长期没有得到实现。直到外国银行进入中国的半个世纪之后,中国人才创办了自己的银行,这家银行即中国通商银行(1897年)。中国现代金融业肇始于银行业,而中国银行业不是从传统金融机构钱庄、票号演变过来的,而首先是一种舶来品,之后又仿照西方资本主义银行的模式建立起来。自此后的中国金融业开始了外来金融向本土金融转型。

——摘编自丁骋骋《百年中国金融:转型与发展——近代以来我国金融业三次转型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金融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新式银行兴办的背景及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明清时期,我国商品经济高速发展,在农业、手工业、商品贸易等方面均取得重大突破,对我国的经济、阶级变动、价值观念、思想文化、国家政策等方面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价值理念仍然占据统治地位,但在封建传统的价值理念上也出现了某些松动,主要表现在儒家“学而优则仕”理念的崩溃,更多的人开始将经商作为实现人生的价值的途经;传统社会“重本抑末”思想松动,更多人通过从事商业使自己的生活得到满足;发财致富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生追求,更为注重现世主义。以上这些价值观念都沉重打击了我国封建社会的传统理念。……明清时期的思想文化也受到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并表现出较为大众化世俗化乃至出现进步思想的趋势。

——姚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新思考》

材料二   晋商……对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而且引起了山西社会风尚的变化,带动了山西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还由于他们将大量的收益返回家乡,用于各种各样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更进一步促进了当地的商品物资交流,使城镇的兴起和发展有了更大的推动力和物质基础。平遥、太古、祁县之所以在明清时期获得迅猛发展,正是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下产生的。

——王社教《明清时期山西地区城镇的发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对传统价值观念冲击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晋商发展壮大对平遥古城的经济发展和古城建筑产生了哪些影响?
(3)商品经济冲击下的明清社会出现守旧与创新两种思潮的碰撞。请选择下列一种观点进行论述。观点一:“明清时期封建传统的价值理念仍然占据统治地位”;观点二:“明清时期思想文化表现较为大众化、世俗化乃至进步思想出现的趋势”。选择观点一请结合宏村村落建设的相关史实进行论述;选择观点二请结合戏曲、文学、思想等方面进行论述。
2021-05-01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A9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农村经济较以前虽有所提高,但在广南西路、荆湖南路等广大地区,既不知积肥施肥,也没有水利灌溉工程。荆湖南路的西岸地区,“每欲布种时,则先伐其林木,纵火焚之,俟其成灰,即布种其间,盖史谓‘刀耕火种’也”。在许多地区,“百家为村,有食者不过数家,贫破之人十常八九”。另外,宋政府财政吃紧,急于敛财,往往拿商人开刀,特别是活动在农村的中小商人,更成为其苛敛的对象。

——摘编自全晰纲《中国古代乡里制度研究》等

材料二 今自夷人来厦开市,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且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内地之商贩,皆在厦运入各府销变,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一卷

材料三1980年代中国农村的改革,是在农民的探索与地方开明领导人的支持与相互推动中开始的,粮食等农产品的爆炸式增长,坚定了决策者的信心,最终形成全国性政策。1984年邓小平考察江苏,当地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使他看到了乡村振兴与农村实现小康目标的希望,他在会见外宾时曾说:“农村改革见效鼓舞了我们,说明我们的路子走对了。”

——摘编自萧冬连《从计划到市场:突破如何成为可能》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代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的重大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变化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80年代中国农村改革的背景并说明其意义。
2021-05-01更新 | 104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冕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他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欧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来后,则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

——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   外国人,包括欧洲人,为了与中国人做生意,不得不向中国支付白银,这也确实表现为商业上的‘纳贡’;“‘中国贸易’造成的经济和金融后果是,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可匹敌的制作业和出口,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中国通过“丝—银”贸易获得了世界白银产量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由此可知,在近代西方工业化成功以前,中国工业的发展,就其使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来说,显然曾经有过一页光荣的历史。

——摘编自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1)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中期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白银流入中国带来的影响。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整体社会经济引人瞩目的发展,可被喻为中国历史上从传统向近代转变的首次启动。宋代城市发展突破原有政治和均值性质的限制,经济和社会功能显著增强。城市商业突破地域和时间限制,近代型城市风貌已初见端倪。当时整个大宋国的海岸线,北至胶州湾,中经杭州湾和福州、漳州、泉州金三角,南至广州湾,再到琼州海峡,都对外开放,宋朝与西洋、南洋诸国发展商贸,其货币几乎成为“国际货币”。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仅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明初以铜钱、纸钞为法定货币,白银在禁止流通之列。明朝中期,中国商品通过几条航线大批输往海外,世界各地的白银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一个以白银为中心的全球贸易网络逐步形成,民间使用白银逐渐普遍。清朝用银之势已不可遏制。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材料二   1550年后,由入股组成的企业在英国和尼德兰普遍确立起来。1553年,英国成立了第一个股份公司——莫斯科公司。16世纪,近代商品和证券交易所首先在尼德兰出现。在相对薄弱的封建王权与人文精神的苏醒的背景下,商业革命极大的推动了西欧商业资本的发展,成为“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

——摘编自马世力《世界史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宋朝和明清时期“商业革命”的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商业革命和西方商业革命的不同。
2021-04-23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龙泉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