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周秦至唐前期,谷帛一直是与金属货币并行的重要币种;唐代中期以后,绢帛的货币作用逐渐衰落;宋代以后,谷帛即逐渐退为生活日用品。这一变化,主要由于(     
A.国家政权的统一B.白银大量的流入
C.赋税制度的变革D.商品经济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明朝以前,文人售画为人所不齿;到了明朝,唐寅宣称:“闲来写幅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清朝郑板桥则公开说:“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这反映出(       
A.文人为人气节的逐步沦丧B.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价值观念
C.文人作画风格的巨大改变D.文化消费提升了社会消费品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明初,湖南洞庭湖区棉花、葛、苎麻、蚕桑等作物产量大增,且大多“市卖长(沙)、衡(阳)”。清初,岳阳棉纺织业、湘潭麻纺织业发展成为独立的小手工业作坊。清中叶,“浏阳、湘乡、攸县、茶陵皆出苎布,世称浏阳最佳”。这反映出明清时期湖南(  )
A.民营手工业占主导B.商品经济显著发展
C.纺织业领先于全国D.区域合作不断深化
2022-04-02更新 | 228次组卷 | 8卷引用:2023年1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冲刺卷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北宋初年,统治者在开封府、应天府、河南府和大名府都设立了都商税院,专门负责征收工商业税。南宋时,又在各州、府、县、镇增设征收商税的分支机构“都税务”。这反映出宋代
A.抑商政策趋于强化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冗官问题进一步加剧D.工商税负的比重日渐上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明清时期的震泽镇,元时尚为一村落,居民仅数十家;明中叶后增至三四百家;明弘治、嘉靖年间已有千余家;清初由于丝织之盛,货物并聚,居民达二三千家。这反映了
A.城市化进程开始B.区域性经济分工明显
C.集镇经济的繁荣D.重农抑商政策被废除
6 . 西周周公订立“重市政,征商税,立泉府,同度量,谨门关”等相关商业法制,汉代武帝则推行以盐铁官营、均输平准为核心的商业法制。这些商业法制的出现,反映了统治者
A.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理念B.践行工商食官的坚强决心
C.实施以法治国的主观诉求D.协调经济利益的政策手段
2022-02-02更新 | 249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致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宋朝开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宋代政府在对农业与商品经济关系的处理上出现了许多与历朝的不同之处。唐朝的“坊市制度”在宋代被取消,此举极大地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重农抑商情况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国家有了雄厚的经济实力,因而商业的发展只能对统治者有利,而不会影响其统治地位。宋代仍然把农业放在经济发展首位并注意改进农业生产工具,奖励垦荒,因此,至天圣年间(1023~1033年)农业得到很大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手工业的兴旺,造船的发达和对外贸易的发展,这时指南针已普遍用于航海。造纸、雕版印刷、火药均已出现。此外,纺织、制瓷、矿冾等各部门都有显著发展,各业作坊规模之大,超越前代。

——摘编自邓晓影《宋代商业发展与商人地位的提高》

材料二:到了晚明时期,由于玉米和番薯等新的粮食作物的引进和推广,粮食生产有了突破性的发展。由于经济效益可观,种棉和养蚕更是蔚然成风。各地商品的种类比以往更丰富,而这又进一步促使工商业专业市镇的大量兴起。如松江,是明代最著名的棉纺织业中心,有众多手工业专业市镇和商品集散地,其中朱泾镇“四乡盛产棉花,乡人精于纺织,所产标布质地精细”。随着经营范围的扩大、资本的增多、竞争的激烈,开始产生了一批商业集团,也就是所谓的中国商帮。其中最著名的是徽商,不仅人数多,而且资本雄厚,经营多种行业。在明清之前,人们都以习儒或做官为一生的奋斗目标。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新“四民观”和“工商皆本”思想的出现,许多文人学士也开始加入到从商队伍中,“弃儒就贾”成为当时的风气。但是商业化的发展也进一步刺激了社会的世俗化,社会的商业化使人心趋于机械、变诈,人们唯利是图。

——摘编自陈君齐洋锟《晚明的商业发展与社会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商业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晚明商业发展的表现及影响。
2021-12-25更新 | 443次组卷 | 15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1月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明朝万历年间《嘉定县志》记载,当时全县耕地约12986顷,其中不能种植作物的板荒地1301.9顷,种稻的田地约为1311.6顷,种植棉花和豆类等经济作物的田地为10372.5顷。这表明在当地
A.小农经济逐步走向了解体B.手工业出现新的经营方式
C.农民和市场联系较为密切D.人地矛盾的状况日益突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图所示为发现于甘肃嘉峪关魏晋时期墓葬砖画中的“吃烧烤”场景。据此可知,当时

甘肃嘉峪关魏晋时期墓葬砖画中的“吃烧烤”场景
A.丝绸之路助推不同文化交流B.中国饮食结构发生了改变
C.西域的饮食习俗传入中原地区D.西域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
10 . 如图反映唐代
A.中外经济贸易繁荣B.货币体系多元
C.重农抑商政策松弛D.朝贡贸易发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