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元史·食货志二·市舶》记载:互市之法,至宋置市舶司于浙、广之地,以通诸蕃货易,则其制为益详矣……至元十四年,立市舶司……每岁招集舶商,于蕃邦似易珠翠香货等物。及次年回帆,依例抽解,然后听其货卖。表明这一时期(     
A.对外关系已向近代转型B.工商业镇成为贸易网络核心
C.海上丝绸之路逐步兴起D.政府对海外贸易实施有效管理
2023-02-10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士大夫认为治国者必先齐其家,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因此宗族多立家训族规来训诫子弟。农桑需治,居肆成事”“贸迁有无亦能治生;日常生活要精打细算,俭则足用,奢则用不给等增加家庭财富的内容有更多呈现,但宗族子孙绝不可从事贩米加水、卖漆和油之事。在宗族内部,家庭成员间要敬长与怀幼,怜恤孤寡贫,橙子辅导认为如范仲淹创立义庄、义学,此举得到了朝廷的认可,一时被模仿成风。以齐家为基础,进而治国平天下,成为宋代家训开宗明义的鲜明立场。

——摘编自公众号山城学术圈《士大夫阶层治家方式的变化》

材料二 延安时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成为红色家风建设的实践主体。朱德在给家人的信中写道:我对革命尽责,对家庭感情较薄亦是常情,望你谅之。毛泽东也曾向其表兄说明:我们的党专为国家民族劳苦民众做事,牺牲个人私利,故人人平等,并无薪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记载,毛泽东的生活和红军一般战士没有什么两样。橙子辅导认为做了十年红军领袖,千百次的没收了地主、官僚和税吏的财产,他所有的财物却依然是一卷铺盖,几件随身衣物——包括两套布制服。在一封封家书家信中,无产阶级革命党人的革命信念、生活信仰、道德情操体现得淋漓尽致。

——摘编自魏继昆、崔保峰《延安时期中共领袖红色家风建设研究》等

材料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家庭、家教和家风建设有许多重要论述。他指出,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橙子辅导认为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他尤其强调,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他要求,把家风建设作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重要内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家训内容的特点,并简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共领袖红色家风的内涵,并分析这一时期红色家风的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当下中国家风建设的认识。
2023-02-10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测历史试题(康德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宋代官府在工商业经营中推行买扑承包制。国家以竞标的方式把垄断经营权出卖给生产者,然后由生产者自行生产、贩运、销售,向官府交纳课利。买扑制的实行(     
A.加剧了工商业间的恶性竞争B.反映了官府对现实的被动应变
C.强化了政府对工商业的管控D.说明了制度设计愈发趋向理性
4 . 唐宋之前,人们进食时多是一人一案,且坐席要按身份尊卑等级依次而坐,严守礼法。到了宋代,同坐而食与共器共餐的合食制逐渐成为了主流饮食方式。这一变化反映了(     
A.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B.坊市制度瓦解引发社会变革
C.理学思想影响日常饮食风俗D.经济重心南移促使阶层流动
5 . 中国传统社会以等级森严著称,士农工商,“士”被尊为四民之首,而“商”则居于四民之末。到明清之际,江南地区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嘉道时期,士商相混的趋势愈演愈甚,“绅商”一词频繁出现。这一变化反映当时(     
A.资本主义经济日益繁荣B.重农抑商政策彻底瓦解
C.传统社会观念受到冲击D.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2023-02-10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下表反映了宋代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由此可知当时(     
A.经济重心南移基本完成B.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
C.经济作物种植成为主流D.江南农业多样化经营
2023-02-09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图为汉代的部分画像石、画像砖拓片,表现了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放松B.城市发展呈现繁荣景象
C.对外交往交流深入开展D.商品经济得到一定发展
8 . 唐代洛阳城中的市多靠近漕渠,水路运输极其便利;南方的一些城市,扬州、杭州等地,也是商业繁荣的地区。荆南首府江陵,号称“全楚奥区,荆衡重地,凑舟车之都会, 控湖岭之要冲”。这说明了唐朝(     
A.水路运输能力超过陆路B.南方经济水平超过北方
C.政府不再限制商业发展D.水运具有重要经济地位
2023-02-05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苏秦描绘了战国时期齐国都城临淄的繁荣景象:“临淄其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 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家殷人足,志高气扬。”据此可知战国时期(     
A.统治者更加重视商业B.农业进步推动了社会分工
C.城市以经济功能为主D.民众沉迷于追求金钱财富
2023-02-05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勤俭观念在我国古代产生很早。从殷周时代开始,人们即认识到勤俭不仅关系到个人和家庭的安危,而且关系到国运的兴衰。商初大臣伊尹曾对刚继位的太甲提出建议:“慎乃俭德,惟怀永图。”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不仅把俭与温、良、恭、让一同列为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更将其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践行于日常生活之中。西汉立国之初,社会经济凋敝,物资极端缺乏,统治者致力于医治战争创伤,以“寡欲”“无为”的黄老思想治国,提倡俭朴的道德风尚。

——摘编自杨明辉《我国古代勤俭思想的发展》

材料二

明朝中后期,社会经济状况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商品经济得到长足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这种大的社会背景下出现的“崇奢思想”有其必然性,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因而有着它独特的积极影响。陆楫(1515--1542)被后世认为是明朝中叶崇奢观的集大成者,作为一个思想家,他认为节俭仅对个人和家庭有利,从社会考虑则有害,并且富人奢侈可以增加穷人的谋生手段,主张国家应制定崇奢的消费政策。——摘编自刘志丹《明朝中后期崇奢思想探析——以陆楫、郭子章为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社会传统的消费观念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中后期消费观念的变化,并说明这一变化的影响。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