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 道试题
1 . 下图是战国时期四大货币体系分布示意图。另据考古资料发现,当时多地存在大量仿铸异地货币的现象。这反映出
A.铸币技艺得到发展B.商品流通相互隔绝
C.国家统一动力增强D.经济水平区域有别
2022-03-22更新 | 1258次组卷 | 14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2 . 宋《梦粱录》中记载:“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该记载反映了当时
A.已经开始出现夜市新形式B.商业发展突破了时空上的界限
C.都城汴京繁荣的商业景象D.政府完全放弃了对商业的监管
2021-01-13更新 | 1029次组卷 | 15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模拟(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属于宋朝“商业革命”的是
A.统一货币“半两钱”
B.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
C.出现了纸币“交子”
D.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
2017-05-04更新 | 1386次组卷 | 30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石港中学2022-2023年高二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下表为唐宋时期货币流通数量统计表,这表明,唐宋时期的经济特点是
时间流通量(1贯=1000文)
唐天宝年间(742—756年)327,000贯
唐贞元二十年(804年)135,000贯
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3.000,000贯
宋熙宁六年(1073年)6,000,000贯

A.商品经济日益发展B.南北经济重心转移
C.陆路对外贸易畅顺D.街市制取代坊市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明代后期,有学者谓:江南一带,以前“四民各有定业,百姓安于农亩,无有他志……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这一现象反映了
A.士、农、工、商结构被彻底打破
B.自然经济逐渐瓦解
C.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人们的观念
D.政府放弃抑商政策
2018-04-03更新 | 1142次组卷 | 24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19-2020年高二12月合格性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要研究当时的海上丝绸之路,最适合寻访的城市是
A.西安B.泉州C.开封D.洛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六月,上海船户张元隆揽装商客价值数万两银的布匹、瓷器“前往辽东贸易”;同年八月,松江船户张永升揽装茶叶、布、碗等货物“前往关东贸易”。这说明当时
A.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
B.民间贸易缺乏政府监督
C.出现了实力强大的商帮
D.长途贩运贸易较为活跃
2019-03-10更新 | 861次组卷 | 24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汾湖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历史试题
9 . 两宋时期,市民消费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享受消费,其中“花鸟山水,歌舞书画,钟竹文墨”成为时尚。这一消费观念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榷场贸易的推动B.坊市制度的突破
C.重农抑商的废弃D.商品经济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明清两代的书坊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书籍印刷机构,传统的四部典籍和新兴的通俗文学类书籍是坊刻的两大系列,但各地书坊均以通俗文学类书籍为主要刊行对象。这说明明清时期
A.经济发展推动印刷结构变化B.进步思想受到普遍关注
C.活字印刷技术得到广泛使用D.传统儒学遭受沉重打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