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财神信仰形成较迟。主要在民间流行。明朝,从吴中(今江苏扬州)一带开始,形成了每年正月初五“接财神”的习俗。不同的地区崇拜的对象不同,导致担任财神爷的角色纷杂,最普遍崇拜的是“正财神”赵公明和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和利市仙官姚少司。另有“文财神”比干和范蠡,关公被人们尊为武财神,“准财神”是刘海蟾,港澳台地区祭祀财帛星君李诡祖。还有的地区把“太白金星”等供奉为财神。这些财神都是公平、正直、忠义之士,自然不会保佑人们去发不义之财。

——摘编自《中国古代明清时期的财神崇拜》

材料二   15世纪以后,西欧各国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对铸造货币的黄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商人和新兴资产阶级需要黄金来扩充资本,社会上层需要用黄金来增加收入,购买更多的奢侈品。但当时的西欧黄金严重缺乏。《马可·波罗行纪》在欧洲流传后,欧洲人一直把东方,包括中国,看成是黄金遍地的“人间天堂”,欧洲有很多人沉迷于“寻金热”之中,上自国王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渴望去东方实现黄金梦。

——摘编自孙梅《关于新航路开辟经济原因的困惑》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中国古代明清时期的“财神崇拜”和欧洲“寻金热”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共同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明清时期的“财神崇拜”和欧洲“寻金热”对社会发展影响的差异及其原因。
2022-04-03更新 | 213次组卷 | 34卷引用:云南省凤庆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份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唐朝后期出现一种新诗体一词,词到宋朝进入鼎盛时期,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元朝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曲,包括散曲和杂剧,适合市井演唱的需要。宋元时期,城市中以话本为说书底本的说书演出非常盛行。这些现象反映出
A.儒学统治地位动摇B.追求个性解放的社会风尚
C.理学成为官方哲学D.城市商品经济的逐渐繁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明中叶以前,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多被描述为见利忘义、骄奢淫逸之徒;此后,秉性端庄、诚信有义的商人形象在明清小说中却屡见不鲜。商人形象的变化反映出
A.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B.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C.士人主流价值取向改变D.社会经济变动冲击传统观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宋代一些商人往往通过购藏图书、构筑馆阁等多种方式积极向士阶层靠拢。另一些士人阶层逐渐抛却“安贫乐素”“口不言利”的传统信条,纷纷加入商人的行列。这一现象反映宋代
A.四民界限趋于模糊
B.整个社会信仰改变
C.儒家思想地位动摇
D.士商阶层相融合流
2019-07-09更新 | 78次组卷 | 20卷引用: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七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5 . 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这反映出当时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传统农业生产衰退
C.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
2019-01-30更新 | 3851次组卷 | 56卷引用:云南省凤庆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份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明清时期,为解决外地经商困难,以地缘为纽带的“商帮”兴起,尤其以徽商、晋商等商帮最为著名.他们在各都市建立“会馆”,而构筑严密的商业网。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A.商业竞争异常激烈
B.跨区域贸易日益繁荣
C.地缘意识更加突出
D.重农抑商政策加强
2019-01-18更新 | 254次组卷 | 25卷引用: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七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明清时期,新兴的中小市镇大多突破了传统“王制(国家城市建设中的宫殿、住宅及街道的制度性规定)”规划下的城市建设,呈现出无计划的无序性建设状态。这主要是由于
A.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B.国家不重视市镇的管理
C.封建君主专制走向衰落
D.城镇建设技术极度落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史记·平准书》:“(汉兴)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钱,一黄金一斤,约法省禁。而不轨逐利之民,蓄积余业,以稽市物,物踊腾粜,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材料反映了
A.汉高祖开始实行盐铁官营
B.汉代因势调整商业政策
C.汉高祖废除秦朝经济政策
D.抑商导致汉代物价飞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