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明后期有士人称,江南流行“好名喜夸”之风,家中但凡有千金之产,必定会营建一园,“近聚土壤,远延木石,聊以矜眩于一时耳”,但“俗气扑人”。这可用于说明(       
A.士大夫传统观念的颠覆B.世俗化审美趣味的初现
C.士农工商社会结构解体D.江南市镇工商业的繁荣
2022-06-09更新 | 12846次组卷 | 74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综合练习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东京梦华录》记载了北宋都城汴京的一景:“亦间或有卖洗面水、煎点汤茶药者,直至天明。其杀猪羊作坊,每人担猪羊及车子上市,动即百数。”此景的出现,表明
A.经济重心开始南移B.宽松环境利于商业繁荣
C.官营手工业的发展D.重农抑商政策已经改变
2020-10-05更新 | 5248次组卷 | 56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宋时,太平州当涂县黄池镇“商贾所聚,市井贸易,稍稍繁盛。州县官凡有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据此可知
A.商税成为政府收入主要来源B.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
C.政府积极扶持市镇经济发展D.宋代市镇经济已经相当发达
2019-06-10更新 | 6497次组卷 | 75卷引用:广东省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4 . 下表是宋朝江南地区农村劳动力“溢出”的有关记载。这些现象
文献记载
《夷坚支癸》卷5
《神游西湖》
江南东路“乐平新进乡农民陈五,为翟氏田仆,每以暇时,受他人厢佣,负担远适”。
《夷坚支景》卷5
《郑回答》
“郑四客,台州仙居人,为林通判家佃户。后稍有储羡,或出人贩贸纱帛海物"。
嘉靖《惟杨志》卷8《户口志》扬州坊郭户绍熙年间(1190—1194)有4226户,到宝右四年达7975户,年增长率为13.4%o,远超同期全国人口年增长率。
A.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特点B.推动小农经济走向瓦解
C.动摇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D.导致我国人口分布不均
2021-05-08更新 | 3022次组卷 | 22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勤建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宋会要辑稿》载,宋初出口商品就有“金、银、缗钱、铅、锡、杂色帛、精粗瓷器”等数十种。其后日渐增多,至南宋达二百种上下,大致分为纺织品、陶瓷品、日用品等几大类,此外还有稻米和副食品如茶叶、糖、酒和干鲜水果等。材料可以用来说明,南宋时
A.海外贸易兴盛的物质基础B.商税成为政府的主要财源
C.手工业制造能力十分强大D.南重北轻的经济格局确立
2021-06-02更新 | 1447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如图所示为明清时期江浙部分地区的市镇数量变化情况(单位:个)据表可以推知,明清时期江浙地区(  )

   

A.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B.发展成为全国经济中心
C.重农抑商有所松弛D.区域经济发展失衡
2022-11-27更新 | 1117次组卷 | 35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华侨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
A.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B.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
C.手工业技术水平日趋平衡D.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
2019-01-30更新 | 3964次组卷 | 48卷引用:2014-2015学年广东东莞南开实验校高二下期初考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明朝中后期,“富者缩赀而就末,贫者倾产而就商”的现象日益普遍,向来以经商为耻且羞于与商人为伍的缙绅官僚,也“多以货殖为急”。这反映了(     
A.商人政治地位提高B.传统经济结构趋于瓦解
C.政府鼓励商业活动D.商业发展影响社会风气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9 . 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这反映出当时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传统农业生产衰退
C.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
2019-01-30更新 | 3860次组卷 | 56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高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盛泽镇(今江苏苏州吴江区),本来是一片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绸绫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归……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上述材料说明(     
A.以盛泽镇为中心形成了徽商和晋商B.明代开始突破坊市制度
C.明清政府重农抑商政策失效D.工商业发展促进城镇的形成与繁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