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如表所示是两宋部分学者的言论记载。据表可知,两宋时期(     
记述出处
“士勤于学业,则可以取爵禄;农勤于田亩,则可以聚稼穑;工勤于技巧,则可以易衣食;商勤于贸易,则可以积财货。此四者,皆百姓之本业。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易之者也”郑至道《琴堂谕俗编》卷上,《重本业》
“国家四民,士、农、工、商”“同是一等齐民”黄震《贵氏日抄》卷78,《诃诉约束》
“夫四民交致其用而后治化兴,抑末厚本,非正论也”“至于蒸逃髦士,则古人盖曰无关,虽工商不敢绝也”叶通《习学纪言序目》卷19.《史记一》
A.传统择业观念根深蒂固B.货物流通渠道多元并进
C.传统四民思想受到冲击D.朝廷有意放松经济管控
2024-02-07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初推行宝钞,禁用金银交易。后由于政府滥发宝钞,民间开始自发使用白银,官方赋役也逐渐改为白银上缴,白银逐渐成为流通领域中的主要货币。到16世纪中叶,明政府停发宝钞,并正式确立了白银的官方合法地位。但明朝银矿稀缺,国内开采的白银不足以应付政府开支。面对银荒危机,从16世纪中后期开始,明政府开放海禁。通过对外贸易,相当大部分美洲白银流入中国。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中国以白银为主要货币,从而促使白银成为世界货币。围绕白银,形成了一个世界贸易网络。

——摘编自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野》等

材料二   1816年英国在世界上首先实行金本位制,在19世纪70年代之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实行了金本位制,英镑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货币。英国在19世纪的国际货币关系中占有统治地位。二战后,国际货币体系再一次发生变迁。

——摘编自李晓耕《权力之巅:国际货币体系的政治缘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白银货币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19世纪世界货币体系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成立的国际货币体系有何积极作用。
2023-02-24更新 | 310次组卷 | 6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棠湖中学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雍正十三年(1735年)十月十六日,清政府令各省“凡市集落地税,其在府、州、县城内,人烟凑集,贸易众多,且官员易于稽查者,照旧征收,但不许额外苛索,亦不许重复征收。若在乡镇村落,则全行禁革,不许贪官污吏假借名色,巧取一文”。下列选项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当时
A.清政府的商业政策较为灵活B.私营工商业受到严格控制
C.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D.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银票是票号发的汇兑凭证。明清中后期山西的“日升昌”是中国第一家私营票号,坐落于平遥古城,以“汇通天下”而著名。“日升昌”的崛起
A.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B.推动了白银货币化的形成
C.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干扰了中国金融市场秩序
2022-03-09更新 | 230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如表是北宋政府的收入情况(部分)。据表中现象可推知
时间总收入折价(贯)货币收入(贯)货币收入所占比例
至道末(997年)355917301538990043%
天禧木(1021年)572545703547930061%
治平年间(1064—1067年)600000003682254161%
熙宁年间(1068—1077年)70739350so72420771.7%
A.国家收入主要来源于商业税收B.市场在生产生活中居主导地位
C.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无法推行D.工商业兴盛与商品经济的发展
2021-05-03更新 | 138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兴文第二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宋史》载:宰相薛居正之子薛惟吉之嫠妇柴氏,将携资再嫁。士大夫向敏中、张齐贤都争相求娶,后为张齐贤所得。这反映出,在北宋
A.封建等级秩序遭到破坏B.男尊女卑的观念发生改变
C.理学倡导个性自由发展D.婚姻观受到商品经济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清代文人曾做过一首字号诗顺裕兴隆瑞永昌,元亨万利复丰祥。泰和茂盛同乾德,廉吉公仁协鼎光。聚益中通全信义,久恒大美庆安康。新春正合生成广,润发洪源厚福长。这首诗的主要适配对象应为
A.文人雅士B.王公贵族C.富商市民D.小农百姓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由唐入宋,人们的婚姻标准发生了较大的转变:由注重门阀出身到重视科举及第;财富逐渐成为了婚姻关系中的重要因素。这可以用来佐证当时
A.政治经济发展引发民众价值观转变
B.商人社会地位得到了提升
C.生产关系剧变促进生活方式多元化
D.商品经济冲击了自然经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史料记载,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北起辽宁南至广东,分布大小港口有一百多处。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主要国家都与中国发生了直接贸易关系,中国出口的商品有236种之多。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清政府逐渐废除“海禁”政策
B.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比较密切
C.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
D.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居于出超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去农。”据此可知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C.工商业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2018-11-01更新 | 1422次组卷 | 93卷引用: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