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汉初允许盐铁私营,主要由富商、豪强所控制,他们以利为本,价格自由决定,质量参差不齐,百姓不堪其苦。武帝时实行盐铁专卖政策,“贵贱有平而民不疑………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这一变化说明专卖政策(            
A.促进了市场秩序的规范B.完善了政府的经济职能
C.提供了物美价廉的商品D.增加了财政收入与来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明清商人持“工具型”职业身份认同的占据了多数,他们对经营商业既不“好之”,也不“乐之”或“耻之”,仅仅将营商视为一种谋生或求富的工具。这反映出明清(     
A.商人阶层政治地位低下B.经济转型动力不足
C.商业出现新的经营方式D.抑商政策逐渐松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表是17至18世纪中国白银购买力情况。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传统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B.赋役的货币化导致白银贬值
C.商业税成为政府主要税源D.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2022-06-27更新 | 1982次组卷 | 20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南宋时,阿拉伯后裔大舶商蒲寿庚任泉州提举市舶使,“擅番舶利者三十年”,在南洋群岛一带颇有威望。元初,蒲寿庚被留用,并升迁为福建、广东招抚使,总海舶兼“主市舶”。这说明元朝初期
A.缺乏本国商业人才B.开始放弃海禁政策
C.经济重心转向海外D.顺应商业发展趋势
2022-05-08更新 | 168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明清之际,一些士人开始改变“君子谋道不谋食”的观念,在保留士人身份的同时兼营商业,一些商人从商的余暇也习儒术,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这一现象说明当时
A.儒家思想地位动摇B.资本主义经济萌芽
C.封建等级受到冲击D.传统观念有所削弱
2022-02-18更新 | 327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遂宁绿然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明万历初年,浙江崇德的商人们为离任知县蔡贵易树碑建亭,记其功德。碑文指出,人口增长和消费增加,必须靠商人以通有无,百姓才能安定生活,蔡知县注重体恤商人。时任内阁首辅的张居正也提出:“欲民用不困,莫若轻关市以厚商而利农。”这反映出当时
A.商帮出现冲击了社会的等级秩序B.商税成为政府的主要财源
C.商人凭借经济实力提高政治地位D.商业的社会功用受到认同
2022-02-08更新 | 395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入学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如图为出土于四川省的东汉《酿酒》画像砖。对于此画像,有一种解读为:右侧为一酒肆,一妇人在酿酒缸旁右手持量器做取酒状,其右一妇人协助。酒肆外一人作观看状,为沽酒者。左侧一人手推独轮车,一人肩荷二壶,朝店外走去。据此可推知东汉蜀地
A.商品经济较为繁荣B.重农抑商政策被放弃
C.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D.民营手工业占据主导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元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达。棉花种植由西北和南方向渭水流域和长江中下游一带迅速传播。我国人口数量在宋代有大幅度的增长,人口的大量增加,原有的丝麻等纺织纤维材料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人口大量南迁,且人口密度大,江南人均耕地少,导致大量剩余劳动力。棉花轻薄柔软价格较低。宋末元初,江南地区开始大规模植棉,棉花种植迅速普及。没有宋元时期江南植棉业的普及和棉纺织手工业的发展,就没有黄道婆对棉纺织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明代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被原料。

——摘编自史宏达《论宋元明三代棉纺织生产工具发展的历史过程》

材料二   五口通商后,长江中下游城市取代广州成为全国的外贸重心,江南作为上海的腹地,刺激了江南农村以外贸为目的商品生产的发展,丝茶出口增长,相关的手工业勃兴。随着上海、宁波等近代工业大都市兴起并成为区域性经济中心,对周边农村地区形成极大的向心力。中外工业资本不断渗入乡间,一方面都市工业部门不断吸引农村人口,另一方面中小型加工企业扩散到农村市镇,把工业主义的触角直接伸向农村。在江南专业经济区域,最多的是机器缫丝厂和棉纺织厂。江南市镇并未超越传统形态,而是处于传统与近代之间,呈现出经济上的“半截子”近代化和社会上的“二元结构”特征。

——摘编自包伟民《江南市镇及其近代命运18401949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代棉布成为人们主要衣被原料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江南市镇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局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卷四记载,明朝常熟人谭晓因“田多洼芜”,低价购买了大量田地,雇用百余名乡民为其劳动,将低洼处皆凿为池,四周围以高塍,“辟而耕之,岁之入视平壤三倍”。开挖出来的水池“以百计,皆畜鱼”,池上筑舍养猪、鸡,鱼食其粪易肥。……卖鱼、果、蔬菜、鸟凫昆虫等的收入“视田之人复三倍”。这说明
A.土地兼并导致百姓生活贫困B.农业生产普遍采用雇佣劳动
C.商品经济发展促进农业经营方式变化D.土地综合利用增加了农民收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两宋时原本盛行于宫廷和官宦、军旅的马球、蹴鞠、相扑等体育活动逐渐向民间普及,在民间社团的推动下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体育性组织,体育活动的玩法更具多样性和观赏性,甚至成为商人招揽顾客,藉以营利的重要手段。宋代体育活动的变化反映出
A.封建专制体制衰落B.新的社会阶层成为国家主导
C.平民政治趋势加强D.经济与社会生活的相互影响
2021-08-21更新 | 393次组卷 | 10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