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0 道试题
1 . 商人之间在大额交易时,为了避免铸币搬运的麻烦,直接用随时可变成现钱的“交子”来支付货款的事例日渐增多。这反映出宋代(     
A.文化生活丰富B.手工业的兴盛C.商品经济繁荣D.边界贸易兴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图为中国古代铜钱铸造量统计图(单位:万贯)。图中某一时期铜钱铸造量大减主要是由于(     
A.实物交换逐渐兴起B.新型货币流通市场
C.外国白银大量流入D.国家赋役统一征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周秦至唐前期,谷帛一直是与金属货币并行的重要币种;唐代中期以后,绢帛的货币作用逐渐衰落;宋代以后,谷帛即逐渐退为生活日用品。这一变化,主要由于(     
A.国家政权的统一B.白银大量的流入
C.赋税制度的变革D.商品经济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清朝时,晋商从福建武夷山一带采茶贩卖到中俄边境恰克图的一条商业通道,后经扩张,直抵欧洲,全长5150公里,故又称“万里茶道”。这说明清朝时期(     
A.中国闭关锁国政策改变B.中俄联系密切交流广泛
C.中外陆路贸易得到发展D.中西海路交流逐渐衰落
2022-07-03更新 | 212次组卷 | 16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样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明后期有士人称,江南流行“好名喜夸”之风,家中但凡有千金之产,必定会营建一园,“近聚土壤,远延木石,聊以矜眩于一时耳”,但“俗气扑人”。这可用于说明(       
A.士大夫传统观念的颠覆B.世俗化审美趣味的初现
C.士农工商社会结构解体D.江南市镇工商业的繁荣
2022-06-09更新 | 12908次组卷 | 74卷引用:天津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商周时期商业或手工业全都由官府垄断,即所谓“工商食官”“工商在官”。而到了春秋时期,在某些官府商业存在的同时也开始出现了独立的商人,同时一些商业发达城市兴起。上述变化
A.使区域之间的长途贩运非常繁荣B.有利于瓦解秩序森严的礼乐制度
C.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手工业者地位D.促进新兴商业阶层地位持续走高
2022-04-29更新 | 1642次组卷 | 14卷引用:天津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明清时期的震泽镇,元时尚为一村落,居民仅数十家;明中叶后增至三四百家;明弘治、嘉靖年间已有千余家;清初由于丝织之盛,货物并聚,居民达二三千家。这反映了
A.城市化进程开始B.区域性经济分工明显
C.集镇经济的繁荣D.重农抑商政策被废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五铢钱自汉武帝推行以来长期使用,三国时,魏文帝曹丕曾下达法令“罢五铢钱,使百姓以谷帛为市”。但魏明帝时又重新铸造五铢钱发行,史载“至晋用之,不闻有所改创”。五铢钱的存废
A.源于货币制度的惯性B.体现长期战乱的危害
C.促成世家大族的兴起D.反映商品经济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侯建新在《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和中国》中指出:“他们(徽商)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另一方面又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这样的商品经济,实质上只能补充和强化自然经济。”该材料意在反映明清时期
A.商人政治地位空前提高B.重农抑商政策发生逆转
C.社会转型根本动力缺乏D.封建伦理道德得到强化
2021-12-21更新 | 389次组卷 | 54卷引用:天津市西青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如图是某同学课堂笔记,根据笔记内容,他学习的主题是
A.宋代的农业B.唐朝的金融C.元朝的外交D.明朝的经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