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8 道试题
1 . 宋元时期,某物品大量出口海外,成为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它是
A.丝绸B.茶叶C.瓷器D.棉花
2 . 对民间买卖关系,唐《杂令》规定:“诸公私以财物出举者,任依私契,官不为理”。宋代始有红、白契之分,凡加盖官印的契约称为红契,其举证效力高于未加盖官印的私契;经官府验证收税的税契成为剖决纠纷的重要依据。这一变化表明
A.民间交易法制意识增强B.私有财产观念日益普及
C.政府严格限制商业贸易D.经济发展影响经济立法
3 . 下图是茶马古道路线图。唐宋以来,茶马古道成为西南边疆地区进行茶、马等物资交换的民间商贸通道,2013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此可推测
A.主要贸易对象是缅甸、越南等地B.茶马互市是唐宋的主要商贸形式
C.是朝贡贸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D.茶马古道促进了汉藏之间的交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乾隆年间,淮扬文风达到鼎盛,“邗上时花二月中,商翁大半学诗翁”,商人与文人交相唱和,天下文人稍能言诗,辄思游食扬州,以至有“扬州遍地是诗人”之说。这种情况表明
A.商业发展影响社会风气B.八股取士扩大诗人群体
C.重学风气提升文人素养D.财富增加助长奢侈之风
2021-12-27更新 | 5421次组卷 | 39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侯建新在《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和中国》中指出:“他们(徽商)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另一方面又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这样的商品经济,实质上只能补充和强化自然经济。”该材料意在反映明清时期
A.商人政治地位空前提高B.重农抑商政策发生逆转
C.社会转型根本动力缺乏D.封建伦理道德得到强化
2021-12-21更新 | 389次组卷 | 54卷引用:2017届辽宁铁岭清河高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如表为不同史籍关于纸币“交子”产生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交子
出处记述
《续资治通鉴长编》益、邛、嘉、眉等州,岁铸钱(铁钱)五十余万贯,自李顺作乱(993年),遂罢铸,民间钱益少,私以交子为市。
初,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
《宋史·食货志》真宗时(998—1022),张咏镇蜀。患蜀人铁钱重,不便贸易,设质剂之法。一交一缗……谓之交子。
A.宋真宗年间流行于蜀地B.系政府发行的交易凭证
C.为解决铁钱困境而产生D.超额发行引发信用危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是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搜集汇总关于宋代经济的文献资料。对表中内容解释合理的是
序号内容出处
1“籴米买束薪,百物资之市。”苏轼《东坡全集》卷二四
2“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
3“货物之至者无不售,且不问多少,一日可尽。”范成大《吴船录》卷下
A.商品经济繁荣B.重农抑商政策废除
C.民族交融加强D.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明朝建立伊始,朱元璋就“命天下府州县修治桥梁道路”,从而使京师到各行省都有陆路交通干道。水运费用较陆运更少。邱浚在《大学衍义补》中说:“河漕视陆之费省什三四;海运视陆运之费省什七八。”由此可知,朱元璋这一做法
A.有利于社会经济资源流动B.表明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
C.基于维护市场秩序的考量D.导致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10 . 如图是某同学课堂笔记,根据笔记内容,他学习的主题是
A.宋代的农业B.唐朝的金融C.元朝的外交D.明朝的经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