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宋史》载,989年,宋太宗下诏:“庶人、商贾、伎术、不系官伶人,只许皂白衣、铁角带,不得服紫”。1117年,提举淮南东路学事丁璀指出:“今闾阎之卑,倡优之贱,男子服带犀玉,妇人涂饰金珠,尚多僭侈,未合故制。”这些记载反映出
A.政治决策左右社会风尚B.经济发展改变民众生活
C.理学思想固化官员思维D.商业进步瓦解传统伦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宋代许多商人以财买婚,通过与官僚、宗室、士人联娴进而跻身上层社会。其中最为显赫者当属茶商马季良,因为娶了刘皇后兄长之女,获封光禄寺丞。这反映了宋代
A.茶商地位高于其他商人B.传统主流观念发生改变
C.抑商政策有了某种松动D.“四民”秩序遭到破坏
3 . 据《云间据目钞》记载:在正德、嘉靖以前,“南部风尚最为醇厚”;此后“风俗自淳而趋于薄也,犹江河之走下,而不可返也”。此类记载在明代官方文献、野史笔记、文集、方志中比比皆是,以东南富庶地区最盛,遍及南北。由此推知
A.经济重心南移导致民风淡薄B.东南沿海地区贫富分化严重
C.新经济因素使价值取向改变D.政治开明影响了民风的转变
4 . 《宋会要辑稿·食货》记载当时在海边做生意的大多是中小富户,他们参股给熟悉的大海商,少的十来贯,多的百来贯,等到买卖成功,就按比例分配利润。由此可见,宋代
A.政府鼓励民间发展外贸B.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已经分离
C.工商皆本思想逐渐盛行D.商业税收是国家主要财政来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据《续资治通鉴》记载:“先是益、邛、嘉、眉等州岁铸钱五十余万贯,自李顺(北宋前期的农民起义代表)作乱遂罢铸,民间钱益少,私以交子为市。”从材料可知,宋朝的“交子”
A.官方推行的最早的纸币B.官方铸钱困局下的民间货币
C.宋印刷业发达的产物D.中央对地方控制放松的产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是明清江南部分市镇的记载,它反映了明清时期
乌青镇各处大郡商客投行收买
濮院镇客商来自闽广、两湖,北方各地
朱家角镇京声标客往来不绝
罗店镇镇上商贾凑集,大多徽商,贩卖棉布

A.政府鼓励商业发展B.市镇主导经济发展
C.长途区域贩运盛行D.全国形成统一市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据《梦粱录》记载:“(南宋)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上述记载反映了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小农经济走向解体D.市民生活的富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明朝万历年间《嘉定县志》记载,当时全县耕地约12986顷,其中不能种植作物的板荒地1301.9顷,种稻的田地约为1311.6顷,种植棉花和豆类等经济作物的田地为10372.5顷。这表明在当地
A.小农经济逐步走向了解体B.手工业出现新的经营方式
C.农民和市场联系较为密切D.人地矛盾的状况日益突出
9 . 唐朝的《朝野佥载》记载:“定州何明远大富,主官中(主管州里)三驿。每于驿边起店停商,专以袭(赚取)胡为业,资财巨万。家有绫机五百张。”这说明何明远致富是由于其
A.开展了多种经营活动B.致力于纺织品的商品化
C.专注于海外贸易D.改变了抑商政策
2021-03-20更新 | 227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十校2021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成书于唐代前期的《广异记》记载:“唐天宝中,荆州渔人得钓青鱼,长一丈。……渔人不识,以其与常鱼异,不持诣市,自烹食。”唐末诗人虚中在《泊洞庭》中写道:“浪没货鱼市,帆高卖酒楼。”材料反映了唐代
A.草市服务行业被渔人垄断B.市都建在水运方便之处
C.草市成为地方的商业中心D.市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
2021-03-10更新 | 220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2021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