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明清时期的震泽镇,在元朝时只是一个小村落,居民仅数十家;明中叶后增至三四百家;清初,由于丝织之盛,货物并聚,该镇居民达二三千家。这一变化反映了(     
A.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分工B.跨区域商品贸易的繁荣
C.政府积极推行惠商政策D.市镇经济与手工业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图所示为明清时期江浙部分地区的市镇数量变化情况(单位:个)据表可以推知,明清时期江浙地区(  )

   

A.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B.发展成为全国经济中心
C.重农抑商有所松弛D.区域经济发展失衡
2022-11-27更新 | 1125次组卷 | 35卷引用:广西柳州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在宋元话本里,故事的主人公不是仕宦之子,便是将门之后,而到了明代的小说里,主人公却一变而为“生药铺主管”和“市井细民”了。这一变化说明明朝(     
A.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出现变化B.士农工商的界限逐渐被打破
C.孕育着社会转型的新因素D.政府以农为本的思想发生动摇
2022-11-11更新 | 404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东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热身押题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唐代人口迁移受法律严格限制,只能在特定范围内有条件地迁移,宋代则逐步放开对人口迁移的限制,尤其是乡村客户(无地农民)有了迁徙自由。宋代这一变化(     
A.体现了理学社会教化的加强B.反映了中央集权趋于弱化
C.顺应了工商业发展的要求D.表明政府鼓励民众的迁移
2022-07-27更新 | 23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6讲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下) -【备课备考通】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选课件(附精选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书肆(古代书店兼刻书作坊)晚唐以前多集中于洛阳、长安,固定于市,销售对象多为士大夫阶层。随着雕版印刷的普及,宋代浙江、福建、江西等地的城市街市中书肆日盛,所刻的书目除传统经典外,还有通俗文学读物,供普通民众阅读。导致这一变化出现的根源是
A.雕版印刷术推广B.江南地区经济发展
C.文化重心的南移D.科举考试范围扩大
2022-05-23更新 | 448次组卷 | 10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募民自给费,因官器作煮盐,官与牢监……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浸入其器物。”汉和帝章和二年(公元88年),“罢盐铁之禁,纵民煮铸,入税县如故……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这种变化反映了
A.政府对工商业的控制在放宽B.工商业者地位发生根本变化
C.地方豪强势力膨胀受到遏制D.汉代放弃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周秦至唐前期,谷帛一直是与金属货币并行的重要币种;唐代中期以后,绢帛的货币作用逐渐衰落;宋代以后,谷帛即逐渐退为生活日用品。这一变化,主要由于(     
A.国家政权的统一B.白银大量的流入
C.赋税制度的变革D.商品经济的发展
8 . 对民间买卖关系,唐《杂令》规定:“诸公私以财物出举者,任依私契,官不为理”。宋代始有红、白契之分,凡加盖官印的契约称为红契,其举证效力高于未加盖官印的私契;经官府验证收税的税契成为剖决纠纷的重要依据。这一变化表明
A.民间交易法制意识增强B.私有财产观念日益普及
C.政府严格限制商业贸易D.经济发展影响经济立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商周时期商业或手工业全都由官府垄断,即所谓“工商食官”“工商在官”。而到了春秋时期,在某些官府商业存在的同时也开始出现了独立的商人,同时一些商业发达城市兴起。上述变化
A.使区域之间的长途贩运非常繁荣B.有利于瓦解秩序森严的礼乐制度
C.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手工业者地位D.促进新兴商业阶层地位持续走高
10 . 广东地区在唐朝时“岭南之田,所种惟稻“,到明清时出现了“惟知贪财重利,将土地多种龙眼、甘蔗、烟叶之属,以致民富而米少”,这一变化说明
A.传统义利观被废弛B.农产品逐渐商品化
C.小农经济开始解体D.重农抑商政策弱化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